?11月26日,記者從(cong)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了解到,位於(yu) 貴州的500米口徑球麵射電望遠鏡FAST自調試以來,發現的脈衝(chong) 星數量突破一千顆,超過同一時期國際其他望遠鏡發現脈衝(chong) 星數量的總和,貢獻了脈衝(chong) 星領域多項重大成果,這對於(yu) 理解脈衝(chong) 星的形成和演化及檢驗前沿物理規律等具有重要意義(yi) 。
脈衝(chong) 星是宇宙中一種旋轉的中子星,是中等質量恒星消亡後演變而成的,因其不斷地發出電磁脈衝(chong) 信號而得名。
專(zhuan) 家介紹,截至2024年11月,FAST發現的脈衝(chong) 星數量已經突破一千顆,超過同一時期國際上其他望遠鏡發現脈衝(chong) 星數量的總和。從(cong) FAST在2017年10月發現首顆脈衝(chong) 星至今,國內(nei) 科研團隊通過對銀河係盤區開展脈衝(chong) 星快照巡天觀測的方式,發現了750餘(yu) 顆脈衝(chong) 星,其中包括偶發脈衝(chong) 星、毫秒脈衝(chong) 星、脈衝(chong) 星雙星係統等,另外通過漂移掃描多科學目標同時巡天、球狀星團脈衝(chong) 星巡天等觀測模式,也有200餘(yu) 顆脈衝(chong) 星被發現。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 韓金林:銀河係盤區是恒星聚集的地方,大量的恒星在這邊演化,最後形成了脈衝(chong) 星。我們(men) 團隊發現的脈衝(chong) 星當中,其中有一部分脈衝(chong) 星輻射特征特別奇特,它們(men) 僅(jin) 僅(jin) 偶發一些脈衝(chong) ,幾分鍾發一個(ge) ,所以這些脈衝(chong) 星是非常重要的,過去人類是不知道的。脈衝(chong) 星輻射是長達半個(ge) 世紀的難題,FAST高靈敏度的觀測,為(wei) 解決(jue) 這些難題提供了新的線索。
據了解,除了對脈衝(chong) 星的監測,中國天眼FAST自正式開放運行以來,還在快速射電暴、中性氫、納赫茲(zi) 引力波等多領域取得了多項重要原創性成果,其中發現最短軌道脈衝(chong) 星雙星、捕捉納赫茲(zi) 引力波信號的初步證據等突破性進展,極大提高了我國在國際射電天文領域的話語權。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副台長 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主任 薑鵬:批量地發現脈衝(chong) 星是給你提供一種機遇,就是我們(men) 產(chan) 生重大科學發現的這種機遇。我們(men) 現在僅(jin) 用幾年時間,就走到了最前沿,它對檢驗一些前沿的物理規律,比如愛因斯坦廣義(yi) 相對論等,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yi) 。可以說為(wei) 我們(men) 人類認識宇宙太空這些奧秘,作出了我們(men) 中國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