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鋰電行業(ye) 頻現磷酸鐵鋰大單,頭部企業(ye) 確認產(chan) 品漲價(jia) 消息,磷酸鐵鋰賽道景氣度攀升。
本輪磷酸鐵鋰漲價(jia) ,是市場需求持續放量及產(chan) 品迭代雙輪驅動的結果。在采訪中,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高壓密磷酸鐵鋰作為(wei) 提升電池能量密度的利器,頗受市場追捧,成為(wei) 引領漲價(jia) 的關(guan) 鍵力量,並有望構建企業(ye) 競爭(zheng) 護城河,進一步推動行業(ye) 洗牌。
不過,技術迭代與(yu) 成本控製相伴相生,在當前激烈的競爭(zheng) 格局下,減虧(kui) 降本仍是行業(ye) 主線,以更低成本生產(chan) 出更具性價(jia) 比產(chan) 品的廠商有望爭(zheng) 得更大市場份額。從(cong) 磷酸鐵鋰頭部玩家的戰略來看,一體(ti) 化布局成為(wei) 共識。
1產(chan) 銷兩(liang) 旺價(jia) 格上漲
“主流磷酸鐵鋰廠商目前產(chan) 能利用率普遍有所提升,尤其是高端產(chan) 品更是需求旺盛。據我所知,華中地區某頭部企業(ye) 的第四代磷酸鐵鋰產(chan) 線都幹‘冒煙’了。”一位鋰電材料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事實上,近期磷酸鐵鋰行業(ye) 頻頻出現大單。
近兩(liang) 個(ge) 多月來,龍蟠科技相繼獲得Blue Oval及寧德時代長期訂單,並被LGES加單。具體(ti) 來說,2025年1月,下屬孫公司鋰源(亞(ya) 太)被Blue Oval“鎖單”,將向後者銷售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初始供應期為(wei) 5年,即2026年至2030年;同月,公司與(yu) 寧德時代達成框架協議,將在2025年內(nei) 向後者供應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預計銷售上限為(wei) 70億(yi) 元;2024年12月,公司與(yu) LGES簽署補充協議,約定在2024年至2028年期間,合計向後者供應磷酸鐵鋰產(chan) 品的數量由16萬(wan) 噸上調至26萬(wan) 噸,按當前市場價(jia) 格測算,前述訂單整體(ti) 市場價(jia) 值接近百億(yi) 元。
其他廠家方麵,富臨(lin) 精工在2024年8月獲寧德時代長單,將在2025年至2027年期間至少向寧德時代供貨14萬(wan) 噸/年。為(wei) 保障產(chan) 品供應,寧德時代將向富臨(lin) 精工支付一定金額預付款,支持後者江西年產(chan) 7.5萬(wan) 噸磷酸鐵鋰生產(chan) 基地建設。
除此之外,湖南裕能、萬(wan) 潤新能等磷酸鐵鋰廠商也在不同場合表示四季度以來產(chan) 銷兩(liang) 旺,德方納米則透露春節期間多個(ge) 生產(chan) 基地未停工,保持有序運轉以滿足客戶訂單交付。
值得一提的是,本輪訂單量放大還伴隨著價(jia) 格的上漲,讓行業(ye) 更感暖意。
湖南裕能在1月中旬明確表示,公司一直在積極與(yu) 客戶協商,已有部分客戶確定漲價(jia) 。另據上海有色網消息,某大廠對供應商S5 (儲(chu) 能)、255(動力)、265(動力)三款不同磷酸鐵鋰材料實施漲價(jia) ,總體(ti) 漲價(jia) 500元/噸至1500元/噸。此前,天原股份也確認了磷酸鐵鋰價(jia) 格有一定幅度上漲信息屬實。
“市場需求放量及產(chan) 品技術迭代是近期磷酸鐵鋰價(jia) 格上漲的兩(liang) 大主因。”隆眾(zhong) 資訊磷酸鐵鋰分析師翟林林告訴證券時報記者,磷酸鐵鋰電池以其性價(jia) 比優(you) 勢已成為(wei) 國內(nei) 動力電池裝機的絕對主流,市場規模擴大又會(hui) 進一步推動廠商加碼研發,持續推出高性能新品,從(cong) 而形成正向循環。
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chan) 業(ye) 創新聯盟數據,2024年,我國磷酸鐵鋰電池累計裝車量409GWh,同比增長56.7%,占總裝車量比重提升至74.6%。其中2024年12月裝車量達61GWh,同比增長95.1%,占總裝車量比重高達80.9%,首次突破80%。
在旺盛的市場需求下,磷酸鐵鋰廠商的心態也在發生轉變。鑫欏資訊高級研究員張金惠表示,前兩(liang) 年多數磷酸鐵鋰廠商處於(yu) 虧(kui) 損狀態,目前都急於(yu) 扭虧(kui) ,對於(yu) 價(jia) 格的敏感度變高,“賠本賺吆喝”的情況大幅減少,整體(ti) 挺價(jia) 情緒較濃。
2高壓密產(chan) 品領漲
“本輪磷酸鐵鋰產(chan) 品漲價(jia) 呈現出明顯的分化態勢,越高端的產(chan) 品漲幅越大。”翟林林表示,目前三代半、四代產(chan) 品議價(jia) 話語權相對更強,二代產(chan) 品的議價(jia) 能力較弱,漲幅較少。
據介紹,按照粉體(ti) 壓實密度,目前主流磷酸鐵鋰產(chan) 品可分為(wei) 二代、三代、四代等,對應壓實密度分別為(wei) 2.4g/cm^[3]、2.5g/cm^[3]、2.6g/cm^[3],市場一般定義(yi) 壓實密度為(wei) 2.6g/cm^[3]及以上的磷酸鐵鋰為(wei) 高壓密產(chan) 品。在體(ti) 積不變的前提下,正極材料壓實密度越高,意味著單位體(ti) 積裏的活性物質填充得越緊密,則電池的能量密度越高。
據高工鋰電分析,本輪漲價(jia) 主要由新一代高壓密磷酸鐵鋰出貨規模提升推動,2.55g/cm^[3]~2.65g/cm^[3]壓實密度產(chan) 品可對應1000元/噸至3000元/噸的加工費上漲。
近年來,基於(yu) 市場對新能源汽車高續航裏程的追求,下遊電池廠加速推出具備高能量密度的電池單品,對高壓密磷酸鐵鋰的需求也隨之大幅攀升。
2023年,寧德時代發布應用磷酸鐵鋰材料的神行電池,後又於(yu) 2024年4月發布神行PLUS電池,其正極采用顆粒級配技術實現超高壓密。目前,神行電池已得到客戶廣泛認可並快速放量,與(yu) 另一款大單品麒麟電池累計占公司動力電池出貨比重為(wei) 30%至40%,未來出貨比例還將繼續上升。比亞(ya) 迪2025年有望推出二代刀片電池,能量密度、充電倍率預計較一代刀片電池提升,業(ye) 內(nei) 預計將推升高壓密磷酸鐵鋰產(chan) 品需求。除此之外,欣旺達、蜂巢能源、億(yi) 緯鋰能等電池廠競相推出高能量密度磷酸鐵鋰電池新品,也有望釋放高壓密產(chan) 品市場。
“高壓密磷酸鐵鋰產(chan) 品需在傳(chuan) 統產(chan) 品基礎上新增二次燒結工藝,對前驅體(ti) 磷酸鐵的製備、材料大小顆粒的配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備一定的技術壁壘。”張金惠表示,“據我所知,目前實現高壓實磷酸鐵鋰量產(chan) 的廠家極少,短期內(nei) 相關(guan) 廠家可享受技術溢價(jia) 。”
富臨(lin) 精工表示,公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具有高壓實密度、高比容量、長循環壽命等特點,技術性能指標的差異化對應產(chan) 品的溢價(jia) 已有部分體(ti) 現。伴隨著出貨量的快速提升,磷酸鐵鋰業(ye) 務在2024年第三季度實現扭虧(kui) 為(wei) 盈,產(chan) 品單噸盈利超1000元。據悉,公司去年第三季度磷酸鐵鋰出貨量為(wei) 3.56萬(wan) 噸,均是滿足高端快充市場的高壓實密度產(chan) 品。
湖南裕能亦表示,公司針對動力電池場景的高壓密產(chan) 品YN-9係列目前市場需求旺盛,相較於(yu) 普通產(chan) 品具備更強的議價(jia) 優(you) 勢。
供需結構方麵,據國金證券研報,預計2025年高壓密磷酸鐵鋰產(chan) 品行業(ye) 需求、供給分別為(wei) 73萬(wan) 噸、78萬(wan) 噸,供需整體(ti) 偏緊。
從(cong) 當前各大廠家的布局方向來看,高壓密產(chan) 品已經成為(wei) 兵家必爭(zheng) 之地。德方納米動力型高壓密新產(chan) 品已實現批量出貨,正推進超高壓密新產(chan) 品驗證;萬(wan) 潤新能表示高壓實密度產(chan) 品目前驗證進展順利,公司將加速放量進程;龍蟠科技亦表示2025年將提高高壓密產(chan) 品比例,並將其視為(wei) 未來新的利潤增長點;安達科技第四代產(chan) 品正處於(yu) 客戶驗證階段,預計2025年一季度批量出貨。
3降本壓力仍存
本輪產(chan) 品價(jia) 格上漲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磷酸鐵鋰廠家的壓力,但多數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漲價(jia) 幅度未達預期。
“產(chan) 品價(jia) 格雖有調漲,但企業(ye) 生產(chan) 成本也在提升,兩(liang) 相抵消之下,對利潤的影響並沒有想象中那麽(me) 大。”張金惠表示。
據悉,磷酸鐵鋰價(jia) 格與(yu) 原材料碳酸鋰、磷酸鐵及加工費掛鉤,具體(ti) 計價(jia) 方式為(wei) 電池級碳酸鋰月均價(jia) *單耗*鋰鹽折扣係數+固定費用(即磷酸鐵+加工費),磷酸鐵鋰廠商的盈利模式以賺取加工費為(wei) 主流。
張金惠告訴證券時報記者,近期磷酸鐵價(jia) 格呈上漲態勢,衝(chong) 抵了加工費上漲帶來的利潤空間。按照當前工藝計算,生產(chan) 1噸磷酸鐵鋰消耗約0.96噸磷酸鐵,近期磷酸鐵漲幅約在500元/噸,對應磷酸鐵鋰生產(chan) 成本增加約500元/噸。而對於(yu) 本輪領漲的高壓密產(chan) 品來說,生產(chan) 工藝調整帶來的額外成本增加會(hui) 更多。
“高壓密磷酸鐵鋰需采用不同溫度對材料進行兩(liang) 次燒結,即引入二次燒結工藝,最大的成本增量來自於(yu) 電耗。與(yu) 此同時,二燒降低產(chan) 線生產(chan) 效率,導致設備單位折舊提升,也會(hui) 增加成本。”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據國金證券研報測算,相較普通產(chan) 品,高壓密產(chan) 品成本預計提升超2000元/噸。
在翟林林看來,當前磷酸鐵鋰產(chan) 能仍處於(yu) 結構性過剩階段,加工費大幅上漲壓力較大,2025年減虧(kui) 降本仍是行業(ye) 主線。
縱觀各磷酸鐵鋰廠家的經營策略,除通過差異化、高端化的產(chan) 品提升毛利率外,一體(ti) 化布局已成為(wei) 業(ye) 內(nei) 降本共識。
從(cong) 產(chan) 業(ye) 鏈分工來看,磷酸鐵鋰廠商處於(yu) 中遊,受資源端及電池廠兩(liang) 頭鉗製,在采購及銷售談判過程中相對被動,通常話語權較弱。
墨柯表示,產(chan) 業(ye) 鏈利潤按不同比例分布於(yu) 各個(ge) 環節,一體(ti) 化布局的底層邏輯是通過參與(yu) 多個(ge) 環節的分工,在降低生產(chan) 成本的同時享受多個(ge) 環節的利潤,從(cong) 而在產(chan) 業(ye) 鏈博弈中取得更大的主動權。據他觀察,在行業(ye) 低迷期,企業(ye) 布局一體(ti) 化的動力更強、成本更低,後續撬動收益的可能性更大。
磷酸鐵鋰龍頭湖南裕能堅持“資源—前驅體(ti) —正極材料—循環回收”一體(ti) 化戰略,目前磷酸鐵基本實現自供,並已取得貴州黃家坡磷礦和打石場磷礦首采地段采礦許可證,加速磷礦資源布局。2024年6月,公司宣布將在貴州省福泉市雙龍園區投資建設50萬(wan) 噸/年銅冶煉項目,並新增30萬(wan) 噸/年磷酸鐵、30萬(wan) 噸/年超長循環和超高能量密度磷酸鹽正極材料生產(chan) 項目,通過綜合高效利用銅冶煉副產(chan) 品硫酸、蒸汽和鐵資源,實現磷酸鐵鋰極致降本。
無獨有偶,萬(wan) 潤新能近年來也在磷酸鐵基本自供的基礎上,繼續向上遊延伸,與(yu) 保康國投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推進磷酸鐵鋰循環一體(ti) 化產(chan) 業(ye) 園項目;2024年10月,富臨(lin) 精工公告擬與(yu) 贛鋒鋰業(ye) 合資,在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新建年產(chan) 10萬(wan) 噸硫酸鋰製造磷酸二氫鋰項目,進一步保證原材料供應並推進降本;龍蟠科技在布局磷酸鐵產(chan) 能的同時,聚焦上遊鋰資源,攜手寧德時代在江西宜春合資建設了年產(chan) 4萬(wan) 噸碳酸鋰加工廠,目前項目已全部投產(chan) 。
當然,一體(ti) 化布局也需考慮企業(ye) 自身的資金實力和資源統籌能力。“一體(ti) 化布局前期需投入大量資金,企業(ye) 要平衡短期投入與(yu) 長期收益的關(guan) 係;同時,一體(ti) 化會(hui) 增加企業(ye) 管理複雜度,延長決(jue) 策流程,如何提升管理效率也是必修課。”墨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