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能源局統籌組織下,《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發展規劃藍皮書(shu) 》(簡稱《藍皮書(shu) 》)於(yu) 近日發布。其中提出,2025年前,新能源市場化消納占比超50%;2029年前,新能源全麵入市,全國絕大多數省份電力現貨市場正式運行。
機構分析認為(wei) ,《藍皮書(shu) 》提出持續放開經營主體(ti) 範圍,高度強調市場化,建立多層次市場體(ti) 係,預計未來包括傳(chuan) 統能源以及新能源在內(nei) 的各電源種類將全麵進入市場化發展的新階段。
明確“三步走”戰略
“新型電力係統中,新能源的占比持續上升,電網結構日趨複雜,安全穩定要求不斷提高,傳(chuan) 統的計劃為(wei) 主、分區平衡的模式已不能適應,必須要過渡到市場為(wei) 主、全國統籌的模式,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宋宏坤表示,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是構建新型電力係統、促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必然選擇。
《藍皮書(shu) 》顯示,目前,全國統一的電力市場規則體(ti) 係基本建立,電力市場總體(ti) 框架基本形成,運營服務基礎逐步完備,綠色消納機製逐步建立,電力價(jia) 格主要由市場決(jue) 定的機製初步建立,電力市場監管體(ti) 係日趨完善。2023年,全國市場交易電量5.67萬(wan) 億(yi) 千瓦時,占全社會(hui) 用電量比重為(wei) 61.4%。市場規模自2016年至今增長近5倍。
不過,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仍麵臨(lin) 多重問題和挑戰。《藍皮書(shu) 》指出,多層次電力市場協同運行亟待進一步加強,電力市場功能和交易品種有待進一步豐(feng) 富,支撐新能源大規模發展和入市的政策機製仍需完善,提升係統充裕和靈活調節能力的市場機製需要創新,電力零售市場亟待加快規範建設,電力市場風險防範機製和監管體(ti) 係亟待健全。
為(wei) 此,《藍皮書(shu) 》提出,將分“三步走”推動統一電力市場建設,這是首次明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發展“路線圖”和“時間表”。
《藍皮書(shu) 》提出三階段發展目標,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電力市場頂層設計基本完善,實現全國基礎性交易規則和技術標準基本規範統一。到2029年,全麵建成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推動市場基礎製度規則統一、市場監管公平統一、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到2035年,完善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支撐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的全麵建成,激發全社會(hui) 內(nei) 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指明市場發展方向
“在‘雙碳’目標下,隨著新能源逐步轉為(wei) 主體(ti) 能源,新型電力係統對電力市場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jin) 要求我們(men) 在技術上不斷突破,更需在市場機製上勇於(yu) 破冰。”中國電力企業(ye) 聯合會(hui) 監事長潘躍龍認為(wei) ,《藍皮書(shu) 》提出的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的路徑和重點任務,也為(wei) 各類經營主體(ti) 指明了市場發展方向。
國家能源局監管總監黃學農(nong) 在發布《藍皮書(shu) 》時指出,統一電力市場建設應堅持安全可靠、市場導向、守正創新、係統協調的基本原則,按照三個(ge) 發展階段目標,分步驟、分階段推進,近中期需完成構建多層次統一電力市場架構、功能完備和品種齊全的市場體(ti) 係、係統安全充裕靈活互動的市場機製、統一開放公平有序的市場運營機製等8項重點任務。
其中,在構建功能完備和品種齊全的市場體(ti) 係方麵,推動現貨市場按程序轉入正式運行,在2029年前全國絕大多數省份電力現貨市場正式運行。推動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在2029年前實現正式運行。
在構建係統安全充裕靈活互動的市場機製方麵,要豐(feng) 富新型儲(chu) 能參與(yu) 市場的方式。逐步推動抽水蓄能電站作為(wei) 獨立經營主體(ti) 參與(yu) 市場,充分發揮係統調節能力。完善需求響應資源分級分類管理機製,進一步擴大需求響應資源池的規模和範圍。到2025年,各省需求響應能力達到最大用電負荷的3%-5%,其中年度最大用電負荷峰穀差率超過40%的省份達到5%及以上。
在提高電力市場建設運行的標準化規範化水平方麵,要加強電力市場交易結算管理。形成統一的行業(ye) 規範標準。構建統一規範的電力市場信息披露體(ti) 係。落實信息披露製度要求,落實信息安全保密責任,提高信息披露效率。
新能源入市節奏加快
黃學農(nong) 介紹,新能源入市節奏正在進一步加快。2023年全國新能源市場化交易電量達6845億(yi) 千瓦時,占全部新能源發電的47.3%。部分大型發電企業(ye) 新能源參與(yu) 市場比例已超過50%。綠電、綠證交易規模不斷擴大,2024年上半年全國綠電交易電量達到1519.3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233%,交易綠證1.6億(yi) 個(ge) 。
針對我國新能源大規模發展和如何有序推動其參與(yu) 電力市場的相關(guan) 問題,《藍皮書(shu) 》提出了構建適應綠色低碳轉型的市場機製。
《藍皮書(shu) 》指出,要持續擴大綠電交易規模,鼓勵電力用戶與(yu) 新能源發電企業(ye) 簽訂多年期購電協議。要完善大型風光基地參與(yu) 市場方式。要建立健全新能源進入市場的價(jia) 格機製,促進市場交易與(yu) 保障性收購政策的有序銜接,保障新能源的可持續發展。要統籌新能源入市節奏和規模。2025年前,新能源市場化消納占比超過50%;2029年前,實現新能源全麵參與(yu) 市場。穩妥推進水電、核電和分布式新能源市場化步伐,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礎上按需入市。
華源證券分析認為(wei) ,《藍皮書(shu) 》高度強調市場化,建立多層次市場體(ti) 係。《藍皮書(shu) 》提出持續放開經營主體(ti) 範圍,預計未來包括水電、核電等傳(chuan) 統能源以及新能源在內(nei) 的各電源種類將全麵進入市場化發展的新階段。對於(yu) 新能源,《藍皮書(shu) 》提出探索新能源進入電力市場的合理收益保障機製,有助於(yu) 改變當下新能源在無保障的情況下進入市場導致收益率大幅下滑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