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武漢市第35次土地拍賣活動順利結束,此次共成交各類用地30宗,成交總金額210.94億(yi) 元,是2024年度武漢推出土地麵積、金額最大的一次土地拍賣活動。
其中,22宗涉住宅地塊均成功出讓,成交金額為(wei) 178.21億(yi) 元。華潤置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置地”)、浙江偉(wei) 星房地產(chan) 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偉(wei) 星地產(chan) ”)、深圳華僑(qiao) 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僑(qiao) 城”)等房企均有斬獲,其中,不少房企為(wei) 首度現身武漢拿地。
今年前三季度,武漢土地拍賣供地較少,市場表現較為(wei) 平淡。12月份,在樓市回穩、優(you) 質地塊供給增加等多因素作用下,武漢土地市場出現翹尾效應。中指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武漢土地市場12月份單月成交金額已達到418億(yi) 元,超過此前11個(ge) 月總和,不少住宅用地出現久違的溢價(jia) 成交。
具體(ti) 來看,武漢本次拍賣有5宗土地產(chan) 生溢價(jia) 。其中,3宗住宅用地競價(jia) 相對激烈:武昌團結路地塊有多家房企同場競拍,競價(jia) 25輪後,最終由華潤置地以7.12億(yi) 元競得,溢價(jia) 率達到20.28%;漢口後湖地塊有2家企業(ye) 參與(yu) 競價(jia) ,最終由偉(wei) 星地產(chan) 以14.93億(yi) 元競得,溢價(jia) 率6.04%;東(dong) 湖高新區地塊有2家企業(ye) 參與(yu) 競價(jia) ,最終由武漢光穀宜居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5.47億(yi) 元競得,溢價(jia) 率0.92%。
值得一提的是,武漢此次土拍不僅(jin) 有涉宅用地,還有多宗商服、工業(ye) 、文化和交通等用地成交。
其中,東(dong) 湖風景215、216號地塊被武漢銘亞(ya) 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分別以3.24億(yi) 元、4.48億(yi) 元拿下,該公司是由武漢銘湖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和武漢阿那亞(ya) 文旅發展有限公司共同設立。
同時,青山區10街坊地塊由華僑(qiao) 城旗下的武漢華濱置業(ye) 有限公司以底價(jia) 4.89億(yi) 元競得,成交樓麵價(jia) 14307元/平方米,這也是華僑(qiao) 城年內(nei) 首度公開拿地。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華僑(qiao) 城位於(yu) 武漢洪山區曾有約105.32畝(mu) 地被收儲(chu) 。
此外,江漢區一地塊涉及存量地塊規劃調整,這次由嘉裏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裏建設”)48.94億(yi) 元摘得,嘉裏建設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該地塊涉及收儲(chu) 以及購回,使用權由100%商業(ye) 用途變更為(wei) 混合商業(ye) 用地以及住宅用地,交易條款公平合理。此外,武漢城投聯合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在本次土拍中拿下多宗地塊,堅持深耕策略,推動城市更新,提升城市的功能品質。
“近期,不少城市收儲(chu) 動作較多,收儲(chu) 後調整規劃重新出讓,也符合優(you) 化存量的政策方針,有利於(yu) 房企盤活利用現有土地,實現更好的物業(ye) 規劃。”上海易居房地產(chan) 研究院副院長嚴(yan) 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自10月份起,武漢新房成交連續上漲,10月份、11月份武漢新房成交分別為(wei) 10919套、16731套,12月前25天,武漢新房成交已經突破2萬(wan) 套,創出年內(nei) 單月新房成交新紀錄。第四季度,武漢新房月度成交量實現“三連漲”。
相比於(yu) 新房,武漢二手房市場雖保持升溫態勢,但成交漲幅不及新房市場。
中指研究院華中分院分析師李國政表示,隨著武漢住宅設計新規全麵落地,尤其是一係列“計容新規”出台,促進房企高效利用土地與(yu) 空間、創新產(chan) 品設計與(yu) 配套建設。當前,企業(ye) 可以充分利用規劃的“政策紅利”,打造第四代等高品質住宅,提升項目的性價(jia) 比與(yu) 市場競爭(zheng) 力,實現以需定供、以需定建。
“目前武漢市場新上市的‘第四代’等高品質項目平均開盤去化率達到82%,市場認可度較高。這些積極變化,利於(yu) 房企實現利潤的增長,同時提升企業(ye) 投資意願,促進武漢土地市場穩健發展。”李國政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