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鴻文
2018-01-08 09:36 來源: 編輯:必威88官方网站

 馬鴻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礦產(chan) 係副主任、材料科學係主任、副校長,兼任礦物材料國家專(zhuan) 業(ye) 實驗室主任。


 主要從(cong) 事礦物材料科學與(yu) 技術、礦物資源綠色加工與(yu) 環境效應、矽酸鹽體(ti) 係化學平衡與(yu) 材料設計、結晶岩熱力學與(yu) 相平衡等研究。從(cong) 1993年以來致力於(yu) 非水溶性鉀資源製取鉀鹽、鉀肥高效清潔利用關(guan) 鍵技術的研究,從(cong) 2003年以來從(cong) 事利用高鋁粉煤灰、煤矸石等非傳(chuan) 統鋁資源提取氧化鋁技術的研究,期間發表學術論文190餘(yu) 篇。取得發明專(zhuan) 利20餘(yu) 項,成功轉讓專(zhuan) 利8項。出版教材、專(zhuan) 著6部並多次獲獎。


一、人物簡介

馬鴻文,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礦產(chan) 係副主任、材料科學係主任、副校長,兼任礦物材料國家專(zhuan) 業(ye) 實驗室主任。主要從(cong) 事礦物材料科學與(yu) 技術、礦物資源綠色加工與(yu) 環境效應、矽酸鹽體(ti) 係化學平衡與(yu) 材料設計、結晶岩熱力學與(yu) 相平衡等研究。從(cong) 1993年以來致力於(yu) 非水溶性鉀資源製取鉀鹽、鉀肥高效清潔利用關(guan) 鍵技術的研究,從(cong) 2003年以來從(cong) 事利用高鋁粉煤灰、煤矸石等非傳(chuan) 統鋁資源提取氧化鋁技術的研究,期間發表學術論文190餘(yu) 篇。取得發明專(zhuan) 利20餘(yu) 項,成功轉讓專(zhuan) 利8項。出版教材、專(zhuan) 著6部並多次獲獎。其先後培養(yang) 54位碩士、26位博士、2位博士後,目前在讀碩士14位,在讀博士9位。為(wei) 建築材料行業(ye) 、礦物材料行業(ye) 、鉀鹽、鉀肥行業(ye) 、鋁行業(ye) 等培養(yang) 了眾(zhong) 多基礎紮實、品學兼優(you) 的行業(ye) 精英。



二、教育經曆


1975.10-1978.07 成都地質學院礦產(chan) 地質及勘探專(zhuan) 業(ye) ,大學生

1978.08-1978.11 陝西地礦局第一地質大隊,技術員

1978.12-1986.07 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院,岩石學專(zhuan) 業(ye) ,碩士生、博士生

1986.09-1988.10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博士後

1988.11-1991.04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岩漿岩研究室,副教授,副主任

1991.05-1993.08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礦產(chan) 係,教授,係副主任

1993.09-1995.06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材料科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係主任

1994.08-1995.01 澳大利亞(ya) 悉尼Macquarie大學地學院,國際合作研究

1995.07-1997.07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校長

1997.08-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材料科學與(yu) 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1.01- 礦物材料國家專(zhuan) 業(ye) 實驗室,主任 


三、研究領域

礦物材料科學與(yu) 技術、礦物資源綠色加工與(yu) 環境效應、矽酸鹽體(ti) 係化學平衡與(yu) 材料設計、結晶岩熱力學與(yu) 相平衡、技術陶瓷材料設計、製備與(yu) 表征、無機孔道材料結構設計、製備與(yu) 工業(ye) 應用工業(ye) 、固體(ti) 廢物資源化與(yu) 礦物聚合、材料非金屬礦產(chan) 資源評價(jia) 及高效利用、技術與(yu) 環境效應、鋁矽酸鹽體(ti) 係、化學平衡與(yu) 材料設計、區域構造-岩漿活動與(yu) 成礦作用。 


四、科研成果

⒈科技成果

《西藏玉龍斑岩銅礦帶花崗岩類與(yu) 成礦》,地礦部科技成果三等獎(1991)


⒉教學成果 

《結晶岩熱力學概論》,地礦部第三屆普通高等學校優(you) 秀教材一等獎(1996)

《無機非金屬材料(礦物材料)新專(zhuan) 業(ye) 教學建設》,湖北省優(you) 秀教學成果三等獎(排名三)(1997)

《工業(ye) 礦物與(yu) 岩石》(主編),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2003)

《工業(ye) 礦物與(yu) 岩石》(主編),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04)

《結晶岩熱力學概論》(第二版),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04)

《工業(ye) 礦物與(yu) 岩石課程建設與(yu) 實踐》,北京市優(you) 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二)(2004)

《工業(ye) 礦物與(yu) 岩石課程建設與(yu) 實踐》,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二)(2005)

《工業(ye) 礦物與(yu) 岩石》(第三版),“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2011)

《中國富鉀岩石——資源與(yu) 清潔利用技術》,新聞出版總署第三屆“三個(ge) 一百”原創出版工程(2011)


3.學術兼職

礦物材料國家專(zhuan) 業(ye) 實驗室主任

《地學前緣》第三屆編委會(hui) 副主編

《現代地質》編委會(hui) 編委

《中國非金屬礦工業(ye) 導刊》第二屆編委會(hui) 委員

中國物理學會(hui) 第六屆相圖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委員

第三屆全國礦物岩石材料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委員

第四屆全國環境礦物學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委員

第三屆全國非金屬礦產(chan) 地質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理事會(hui) 委員


五、個(ge) 人榮譽


1991年,獲國家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hui) 授予的“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榮譽稱號。

1992年,被評選為(wei) “北京市高等學校優(you) 秀青年骨幹教師”。

1994年,被評選為(wei) 國家教委《跨世紀優(you) 秀人才計劃》基金獲得者。

1995年,被授予“北京市先進工作者”稱號。

1996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1996年,被評選為(wei) 地礦部《百名科技人才培養(yang) 計劃》基金獲得者。

1999年,被人事部評選為(wei) 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zhuan) 家”。

2005年,被評為(wei)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學名師”。

2006年,被評為(wei) “第二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 

上一篇:欒元滇

下一篇: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