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碼標價(jia) ,花錢實現“轉評讚” 刷1萬(wan) 個(ge) 讚隻需248元
“網絡水軍(jun) ”團夥(huo) 發布的促銷信息
“刷1萬(wan) 個(ge) 點讚/248元,刷10萬(wan) 次播放/98元,刷1萬(wan) 條評論/1680元,刷10萬(wan) 次分享/888元……”明星漲粉、主播帶貨、網紅打造,各種製造人氣、增加流量的訂單五花八門,明碼標價(jia) ,隻要花錢就能實現“轉評讚”。
近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從(cong) 四川涼山警方獲悉,四川涼山公安成功偵(zhen) 破一係列“網絡水軍(jun) ”案,民警分赴全國多省抓獲犯罪嫌疑人27人,徹底斬斷一個(ge) 覆蓋全國的“網絡水軍(jun) ”交易網絡。辦案民警向記者揭秘了“網絡水軍(jun) ”背後的灰色產(chan) 業(ye) 鏈……
1
刷1萬(wan) 個(ge) 讚隻要248元 “休閑鞋網站”接單有貓膩……
日前,涼山甘洛縣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大隊在網絡巡查過程中發現,部分網絡賬號存在有償(chang) 提供虛假轉發、點讚、評論等刷量控評服務。
“真人互動,大數據讓我們(men) 相遇,讓你的粉絲(si) 快速增長。”相關(guan) 宣傳(chuan) 中還列出了其“價(jia) 目表”,“刷點讚價(jia) 格:500個(ge) 點讚/20元,1000個(ge) 點讚/35元,1萬(wan) 個(ge) 點讚/248元。刷評論價(jia) 格:100條評論/25元,500條評論/98元,1000條評論/188元,1萬(wan) 條評論/1680元。刷轉發價(jia) 格:1000次分享/15元,5000次分享/50元,1萬(wan) 次分享/95元,10萬(wan) 次分享/888元。刷播放量價(jia) 格:1萬(wan) 次播放/12元,10萬(wan) 次播放/98元,一百萬(wan) 次播放/866元,一千萬(wan) 次播放/5200元……”
民警以短視頻博主的身份在評論區詢價(jia) ,對方很快回複並發來一條鏈接。民警打開鏈接之後,發現是一個(ge) 男士休閑鞋網站,但貨架上根本沒有鞋出售,隻有賬號養(yang) 號、運營孵化等內(nei) 容。“顧客進入這個(ge) 網站平台,需要自助下單購買(mai) 。”辦案民警介紹,“網絡水軍(jun) ”製造虛假流量的行為(wei) ,涉嫌構成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和非法經營罪。
對此,甘洛縣公安局成立專(zhuan) 案組進行調查。民警發現,該網站注冊(ce) 人名叫吳某甲,四川達州市人。“她長期在QQ群或微信上,為(wei) 他們(men) 的平台打廣告,招攬顧客。”在掌握相關(guan) 線索後,專(zhuan) 案組民警立即前往達州開展工作,“吳某甲在達州某小區租下了一套房屋,專(zhuan) 門作為(wei) 工作室。”
2
“網絡水軍(jun) ”24小時接單 對外有客戶端,對內(nei) 有管理端
民警蹲守發現,該工作室有10餘(yu) 名員工,他們(men) 早中晚輪班,24小時都在接單。民警介紹,對這些“網絡水軍(jun) ”進行抓捕時,“他們(men) 正在操作電腦和手機,我們(men) 迅速就把現場控製了”。
該網站除了對外的客戶端,還有對內(nei) 的管理端。“管理端的功能就是上貨,像琳琅滿目的商品一樣,他們(men) 進入這個(ge) 網站之後,可以對這些單子進行設置。”民警介紹,若看到顧客已經付款,“網絡水軍(jun) ”會(hui) 根據訂單內(nei) 容開始工作,在完成顧客的需求後,一樁交易就此完成。
據員工們(men) 交代,網站的老板並非吳某甲,而是其哥哥吳某乙。“吳某甲主要是給吳某乙的公司招聘人員及收費等,主要資金進入了吳某乙的賬戶。”民警介紹,吳某甲、吳某乙兄妹兩(liang) 人在公安機關(guan) 的勸說下投案自首。
吳某乙向民警交代,他曾是一名全職“網絡水軍(jun) ”,主要是給商家刷五星好評。後來,隨著短視頻的火熱,開始接短視頻刷量等業(ye) 務。2018年以來,隨著訂單量增大,吳某乙組建團隊並招攬員工,同時請了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搭建服務器,通過網站完成接單任務。
3
有時一天數千個(ge) 訂單,能掙幾千元
吳某乙的團隊逐漸形成了前端接單、終端分流、末端操作的模式,他們(men) 通過虛假流量牟取暴利,背後隱藏著一條灰色產(chan) 業(ye) 鏈。
從(cong) 事“網絡水軍(jun) ”多年,吳某乙很熟悉各大平台的規則。他告訴民警,2018年,某短視頻平台推出一款DOU+的內(nei) 容加熱和營銷推廣產(chan) 品,用戶可以通過這一渠道付費引流,能夠提升視頻播放量與(yu) 互動量。盡管如此,他手中的業(ye) 務量依然隻增不減。
吳某乙交代,由於(yu) 短視頻行業(ye) 處於(yu) 風口期,有需求的客戶很多,他們(men) 根本不愁訂單,“除了成本,一天就能掙三四千元。”如果訂單實在太多完不成,他們(men) 會(hui) 轉一部分給同行做,“有時一天有幾千個(ge) 訂單,有的一單隻賺5角錢,有時一單能賺1元。”
除了給帶貨主播們(men) 刷流量,他們(men) 還為(wei) 某些知名度不高的明星點讚造勢,甚至與(yu) MCN機構合作打造網紅。比如,有的主播帶貨需要增加人氣,就找到吳某乙團隊刷點讚量、觀看量,誘導消費者消費購買(mai) 。
“他們(men) 通過製造虛假流量,讓消費者看到點讚、觀看量很多,增加對其產(chan) 品的信任感。”民警介紹,“網絡水軍(jun) ”通過虛假交易、刷好評等手段,人為(wei) 製造虛假商品銷量數據和商業(ye) 信譽,破壞了公平競爭(zheng) 的市場環境。
搗毀多個(ge) “網絡水軍(jun) ”團夥(huo)
在全國10餘(yu) 個(ge) 省份抓獲27人
吳某乙等人落網後,民警對該團隊的關(guan) 係架構進行梳理發現,與(yu) 其業(ye) 務來往最多的是一個(ge) 叫葛某的男子。葛某平時生活在四川遂寧,孩子在大城市念書(shu) ,他還在當地購置了房產(chan) 。“葛某之前在工地上班,家境一般,光靠他打工的收入,可能無法在大城市買(mai) 房。”民警說。
經查,葛某也搭建了一家網站,他通過該平台獲利多達100萬(wan) 元。據民警了解,葛某之所以從(cong) 建築工人變為(wei) “網絡水軍(jun) ”,是因為(wei) 他之前被辭退,其妻子嫌他窮與(yu) 他離婚。後來,他一心想賺錢,發現做“網絡水軍(jun) ”來錢比較快,於(yu) 是他與(yu) 一名叫唐某某的女子,搭建起一個(ge) “網絡水軍(jun) ”團隊。沒過多久,他和唐某某結婚,夫妻倆(lia) 合力“搞錢”。
隨著“清朗”係列專(zhuan) 項行動的開展,葛某漸漸察覺“網絡水軍(jun) ”已成為(wei) 相關(guan) 部門重點打擊的對象,他立即關(guan) 停了網站,把之前用於(yu) 接單的手機摧毀或變賣,試圖消除自己違法犯罪的證據。即便缺少平台,他仍在手動接單,接單後又轉給下家,從(cong) 中賺取差價(jia) 。辦案民警順藤摸瓜,多個(ge) 從(cong) 事“網絡水軍(jun) ”相關(guan) 業(ye) 務的平台浮出水麵,涉案人員相繼落網。
警方介紹,這些“網絡水軍(jun) ”團隊利用網絡搭建多個(ge) 接單網站,用於(yu) 接單、派發給“刷手”,製造某些短視頻平台的虛假“讚、粉、評、播放量、直播人氣”熱度,誘導消費者,謀取不正當利益,從(cong) 接單到派單的“串貨”和完成訂單的“刷手”,均由搭建的接單平台倒手中轉訂單,由群控軟件控製上百部手機到手動點擊刷單,再到編寫(xie) 程序製作插件完成訂單。
為(wei) 了擴大業(ye) 務,這些團隊還建立起所謂的“手動機房”,找到微商群、寶媽群進行人工轉評、點讚,人工操作的價(jia) 格高了數倍。在該係列“網絡水軍(jun) ”專(zhuan) 案中,民警先後分赴全國10餘(yu) 個(ge) 省份抓獲犯罪嫌疑人27人,查獲涉案手機600餘(yu) 部、涉案電腦設備17台,扣押違法所得400餘(yu) 萬(wan) 元。目前,該係列案件正在進一步偵(zhen) 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