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閃石玉又叫軟玉,主要由透閃石組成,其他礦物總量少於(yu) 10%。這些雜質礦物有透輝石、陽起石、綠簾石、綠泥石、鎂橄欖石、蛇紋石、滑石等。透閃石玉基本為(wei) 白、青、黃、黑、碧五種顏色,以及一些中間過渡色。
透閃石玉質地有三個(ge) 主要特點:一是非常細膩,為(wei) 許多別的玉石不及;二是溫潤滋澤,具油脂光澤,給人以滋潤、柔和之感,著名的羊脂玉即以潤如羊脂而得名;三是“水頭”足,即有適中的透明度,雕琢成的玉件顯得水靈、有生氣。
透閃石玉的分類:
1、按成因和產(chan) 狀分類
按成因和產(chan) 狀可分為(wei) 原生礦和次生礦。原生礦又名山料,產(chan) 於(yu) 原生礦床中的玉石,采出之後,為(wei) 不規則塊狀,棱角明顯。 次生礦在新疆稱山流水,由原生軟玉礦床經風化剝蝕、衝(chong) 刷,搬運至河流中,在適當地方堆積或沉積而成次生礦。
(1)山料;山料又名山玉、碴子玉,或稱寶蓋玉,指產(chan) 於(yu) 山上的原生礦。山料特點是開產(chan) 下來的玉石呈棱角狀,塊度大小不同,質地 莠混雜不齊。玉行中人習(xi) 慣上以礦坑分種類,“新坑”、“老坑”之說即由此而來。
(2)山流水:山流水名稱由采玉和琢玉藝人命名,即指原生礦石經自然風化、泥石流、雨水衝(chong) 刷後所形成的玉料。
(3)仔玉:仔玉是軟玉礦石因自然風化、冰川、泥石流、河水不斷衝(chong) 刷等原因,帶到山下的河床中,形成鵝卵石狀者。仔玉的外皮有白、黑、秋梨、蘆花、糖紅等許多中顏色。常以仔玉外皮的顏色來命名籽玉,如黑皮者,稱黑皮仔玉;白皮者,稱白皮仔玉,這種玉質地好,水頭足,色澤潔淨,上好羊脂白玉就產(chan) 其中。籽玉的采集方法是“撈玉”。
(4)戈壁玉:主要產(chan) 於(yu) 沙漠戈壁之上,是原生礦石經風化崩落並長期暴露於(yu) 地表,並與(yu) 風沙長期作用而成,呈次棱角狀,磨圓度較差,塊度較小,表麵有風蝕痕跡,無皮殼。戈壁玉的潤澤度和質地明顯比山料好。
按顏色分類:
透閃石玉按顏色分白玉、青白玉、青玉、黃玉、碧玉、墨玉、糖玉等。
(1)白玉:含透閃石 95%以上,顏色潔白,質地純淨、細膩、光澤滋潤。
(2)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質地純潔細膩含透閃石達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澤。同等重量玉材,其經濟價(jia) 值幾倍於(yu) 白玉。羊脂玉質地細膩,“白如脂”,特別滋潤光潤,給人以一種剛中見柔的感覺,這是白玉籽玉中最好的品種,產(chan) 出十分稀少,極其名貴。
(3)青白玉:是指一種灰白色或帶有淡淡的灰綠調的白玉,其顏色介於(yu) 青玉與(yu) 白玉之間,通常主體(ti) 色仍是白色,常被歸入白玉一類,屬白玉顏色較差的品種。
(4)青玉:是指從(cong) 淡青色到青色的軟玉,顏色勻淨,傳(chuan) 統的“青玉”為(wei) 深綠帶灰或綠帶黑色。質地細膩,呈油脂狀光澤。青色在軟玉中是指一種介於(yu) 灰、綠之間而偏灰的一種不鮮明的顏色。青玉中的透閃石含量通常在 90%左右,陽起石和綠簾石礦物成分有所增加,顏色較均一,質地細膩。
(5)黃玉:基質為(wei) 白玉,因長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鐵滲濾在縫隙中形成黃色調。黃正而嬌,潤如脂,為(wei) 玉中珍品。色度濃重的密蠟黃、秋葵黃極罕見,其價(jia) 值可抵羊脂白玉。
(6)糖玉:氧化鐵滲入透閃石形成深淺不同的紅色皮殼,深紅色呈“糖玉”、“虎皮玉”,白色略帶粉紅的稱“粉玉”。糖玉常和白玉或素玉構成雙色玉料,可製作“俏色玉器”。
(7)墨玉:透閃石中夾石墨、磁鐵成分即成黑色。黑色斑濃重密集的稱純漆黑,價(jia) 值高於(yu) 其他墨玉品種。墨玉呈蠟狀光澤,因顏色不均不宜雕琢紋飾,多用於(yu) 製成鑲嵌金銀絲(si) 的器皿。
(8)碧玉:產(chan) 於(yu) 準葛爾玉礦,又稱天山碧玉。呈灰綠、深綠、墨綠色,以顏色純正的墨綠色為(wei) 上品。碧玉含透閃石 85%以上,質地細膩,半透明,呈油脂光澤,為(wei) 中檔玉石。
透閃石玉中FeO的含量對品種有直接影響,FeO質量分數越高,玉石顏色越深。和田白玉FeO含量為(wei) 0.22%,青白玉為(wei) 0.72%;即從(cong) 白玉到碧玉, FeO質量分數遞增。同一品種中,顏色也隨FeO增加而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