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業(ye) 是國民經濟基礎性、支柱型產(chan) 業(ye) ,對穩定工業(ye) 增長、支撐經濟平穩運行至關(guan) 重要。伴隨全球經濟結構變革與(yu) “雙碳”目標驅動,鋼鐵業(ye) 近年來承壓前行,麵臨(lin) 深度調整。
近期,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鋼鐵行業(ye) 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簡稱《方案》),從(cong) 5個(ge) 方麵提出10條舉(ju) 措推動鋼鐵行業(ye) 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推動供需平衡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鋼鐵業(ye) 利潤總額973.4億(yi) 元,同比由虧(kui) 轉盈。
自2021年我國鋼鐵業(ye) 盈利創曆史最好水平後,鋼鐵價(jia) 格一路下探。2024年,鋼鐵行業(ye) 虧(kui) 損麵較大。今年以來,行業(ye) 盈利稍作回暖,多位從(cong) 業(ye) 者告訴記者,雖受原燃料價(jia) 格下跌影響,行業(ye) 經濟效益有所回升,但從(cong) 總體(ti) 看,行業(ye) 穩增長基礎並不牢固,疊加複雜外部形勢,鋼鐵業(ye) 穩增長壓力仍然較大。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當前,鋼鐵行業(ye) 供給總量過大,有效需求不足,供需失衡是影響行業(ye) 發展質量和效益的主要矛盾。一方麵,鋼材消費達峰,需求持續下降。房地產(chan) 用鋼需求短期內(nei) 難以回升,傳(chuan) 統建築用材需求減少,基礎設施建設對需求貢獻潛力降低,汽車、造船等製造業(ye) 需求雖有所增長,但難以彌補傳(chuan) 統建材的需求減量。另一方麵,環保和“雙碳”約束進一步趨緊,綠色低碳轉型更趨緊迫。年底前全國80%以上的鋼鐵產(chan) 能將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25年也是鋼鐵行業(ye) 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第一年。鋼鐵企業(ye) 持續推進綠色低碳技術改造,以及後期運維均需要增加投入,帶來較大資金需求。
在此背景下,《方案》提出,2025年至2026年,鋼鐵行業(ye) 增加值年均增長4%左右,經濟效益企穩回升,市場供需更趨平衡,產(chan) 業(ye) 結構更加優(you) 化,有效供給能力不斷增強,綠色低碳、數字化發展水平顯著提升。
“《方案》的總體(ti) 目標是推動行業(ye) 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上述負責人說,在量的合理增長方麵,提出增加值年均增長4%左右,發揮好支柱產(chan) 業(ye) 的“壓艙石”作用,守住穩增長的底線,同時又要促進行業(ye) 經濟效益的回升,避免持續下行的局麵。在質的有效提升方麵,引導行業(ye) 和企業(ye) 破除粗放的產(chan) 能擴張、規模擴張的慣性思維,更加注重促進市場供需平衡、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提高供給質效,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
提升有效供給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chan) 國和消費國,但與(yu) 強大規模優(you) 勢相比,行業(ye) 整體(ti) 利潤率微薄。2024年,我國粗鋼產(chan) 量約占全球產(chan) 量的53%,而利潤率僅(jin) 為(wei) 0.4%。
冶金工業(ye) 規劃研究院黨(dang) 委書(shu) 記、院長肖邦國認為(wei) ,促進鋼鐵行業(ye) 平穩增長和高質量發展,亟需抓住落後低效產(chan) 能有序退出的“牛鼻子”,實施精準調控。行業(ye) 已進入減量發展、存量優(you) 化階段。
“加強行業(ye) 管理,促進優(you) 勝劣汰”是此次《方案》提出的首要舉(ju) 措。《方案》要求,實施產(chan) 能產(chan) 量精準調控。包括修訂發布鋼鐵行業(ye) 產(chan) 能置換實施辦法,加大產(chan) 能減量置換力度;繼續實施產(chan) 量壓減政策,按照支持先進企業(ye) 發展、倒逼落後低效產(chan) 能退出的原則落實年度產(chan) 量調控任務,促進供需動態平衡等。
“大浪淘沙顯出真金本色。”在江蘇龍騰特鋼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徐勝看來,正如百煉成鋼,企業(ye) 需時刻對市場變化保持敏銳的洞察力,靠耐心的投入和長期的積累形成自身差異化競爭(zheng) 優(you) 勢,隻滿足於(yu) 生產(chan) “大路貨”難以成為(wei) 行業(ye) 下行周期中留下來的那批人。
據介紹,龍騰特鋼錨定調整產(chan) 品結構、深入細分行業(ye) ,探索差異化發展道路,通過持續研發創新讓高強度、強韌性的特鋼鋼材PC鋼棒成為(wei) 我國多項重大工程用材首選。
徐勝告訴記者,公司對高附加值產(chan) 品經年累月的深耕使其形成了抵禦衝(chong) 擊的競爭(zheng) 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環境中,要堅持積極求變、提升有效供給。”
開拓更大需求
今年5月,比A4紙還薄的矽鋼產(chan) 品在中國寶武寶鋼股份實現全球首發。這是一款極薄規格、極低鐵損的高磁感無取向矽鋼,為(wei) 全球首個(ge) 鐵損值小於(yu) 9瓦/千克的產(chan) 品,將極大提升高轉速電機的性能與(yu) 效率上限,目前已廣泛應用於(yu) 人形機器人、低空飛行器等領域。
寶鋼股份無取向矽鋼研發團隊負責人王波介紹,人形機器人、無人機的電機轉速比新能源汽車更高,對無取向矽鋼的鐵損和磁感要求也更高。長期以來,機器人用無取向矽鋼幾乎都從(cong) 國外進口,國內(nei) 同類產(chan) 品生產(chan) 流程長、成本高企。寶鋼近期開發出的係列無取向矽鋼產(chan) 品不僅(jin) 滿足了人形機器人、低空飛行器的應用要求,並且實現了批量生產(chan) ,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當前,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高速發展對鋼材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光伏、風電和核電等新能源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推動了耐腐、高強特鋼的研發與(yu) 應用,為(wei) 應對極端環境挑戰,這些項目要求鋼材具備卓越的耐蝕性、抗疲勞性以及耐極端溫度等性能,以提高設備長期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此外,加大“好房子”供給使高性能建築用材需求倍增,安全、舒適、低碳環保要求推動新型建材和鋼結構建築發展。
對此,《方案》立足多方麵展開布局。在增強高端產(chan) 品供給能力上,提出聚焦高端裝備、核心基礎零部件等領域所需高性能軸承鋼、齒輪鋼、高溫合金、工模具鋼等關(guan) 鍵鋼材,組織鋼鐵企業(ye) 聯合上下遊企業(ye) 、高校、科研院所等開展產(chan) 業(ye) 鏈協同攻關(guan) 。
在推進綠色低碳改造上,支持鋼鐵企業(ye) 實施能效改造升級,推進清潔能源替代。推動開展鋼鐵行業(ye) 減汙降碳協同增效技術路徑研究。
肖邦國認為(wei) ,需求拓新帶動供給升級,鋼鐵行業(ye) 逐步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方向轉型。《方案》強化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創新深度融合,注重供需兩(liang) 端協同發力,增強供需適配性,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因地製宜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將有效牽引並改善當前行業(ye) 麵臨(lin) 的困境,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新手指南
我是買家
我是賣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