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資源外交”對關鍵礦產國際布局的啟示
2025-08-13 09:30 來源:海關總署研究中心 編輯:必威88官方网站

在當前全球地緣政治格局深刻演變的背景下,資源能源安全正成為(wei) 各國國家戰略的重要支柱。尤其是關(guan) 鍵礦產(chan) 作為(wei) 新能源、半導體(ti) 、軍(jun) 工等戰略性產(chan) 業(ye) 的基礎支撐,其供應鏈安全關(guan) 係到一個(ge) 國家的科技發展、工業(ye) 體(ti) 係乃至整體(ti) 經濟安全。近年來,美國通過“關(guan) 鍵礦產(chan) 清單”,強化關(guan) 鍵資源的戰略管控;歐盟、澳大利亞(ya) 等經濟體(ti) 也紛紛製定關(guan) 鍵原材料戰略,以降低對外依賴。美國總統特朗普於(yu) 2025年3月簽署旨在加強美國關(guan) 鍵礦產(chan) 生產(chan) 的行政令,4月啟動關(guan) 鍵礦物進口“232調查”,對於(yu) 資源的爭(zheng) 奪已演化為(wei) 以供應鏈安全為(wei) 核心的全方位戰略博弈。在此背景下,日本長期以來在資源獲取方麵所采取的“資源外交”戰略再次引發關(guan) 注。

日本作為(wei) 關(guan) 鍵礦產(chan) 消費大國,其資源高度依賴進口,本土關(guan) 鍵礦產(chan) 資源供給能力偏弱。為(wei) 確保國家戰略性產(chan) 業(ye) 的核心資源供給,日本政府長期將保障關(guan) 鍵礦物及工業(ye) 原材料的穩定獲取置於(yu) 政策製定的優(you) 先位置,早在20世紀就已通過設立專(zhuan) 門機構、推動對外合作、拓展海外資源布局,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資源外交體(ti) 係,其經驗對當前我國應對關(guan) 鍵礦產(chan) 資源國際競爭(zheng) 、提升資源供應鏈韌性具有重要借鑒意義(yi) 。

一、日本資源外交演變曆史及特點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日本資源外交經曆了初步建立、戰略化與(yu) 體(ti) 係化、全球化精細布局三個(ge) 階段。從(cong) 設立專(zhuan) 門機構、建立關(guan) 鍵礦產(chan) 儲(chu) 備體(ti) 係,到通過日本石油天然氣屬礦產(chan) 資源組織(JOGMEC)整合資源保障手段,再到應對資源民族主義(yi) 、深化多邊合作及聚焦綠色轉型,日本持續優(you) 化資源外交戰略,確保關(guan) 鍵礦產(chan) 和能源的穩定供應,支撐國內(nei) 工業(ye) 與(yu) 清潔能源發展。

(一)資源外交的初步建立階段(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

日本政府於(yu) 1963年和1967年在通商產(chan) 業(ye) 省(現為(wei) 經濟產(chan) 業(ye) 省)下設了日本金屬礦業(ye) 事業(ye) 團(MMAJ)和日本石油公團(JNOC),分別主導海外金屬和石油資源的調查與(yu) 開發,旨在確保日本的金屬和石油供應安全。藉此,日本與(yu) 多個(ge) 資源國建立合作,有效緩解了國內(nei) 資源短缺。1973年,日本在通商產(chan) 業(ye) 省下設了資源能源廳,致力於(yu) 確保礦產(chan) 資源和能源的穩定高效供應,並促進其合理利用。20世紀80年代初期,日本政府注意到重要工業(ye) 原料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麵礦產(chan) 資源開采增速有限,另一方麵國內(nei) 製造業(ye) 需求持續激增。為(wei) 此,日本於(yu) 1983年率先將鎢、鈷、釩等七種戰略金屬納入國家儲(chu) 備體(ti) 係,並在次年發布關(guan) 鍵礦產(chan) 目錄,係統化定義(yi) 關(guan) 鍵礦產(chan) 。

(二)資源外交的戰略化與(yu) 體(ti) 係化階段(20世紀90年代至2009年)

日本在資源安全領域采取了一係列製度性安排:2004年,日本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產(chan) 資源組織(JOGMEC)成立,該機構通過勘探開發、儲(chu) 備、技術創新、資金支持及國際合作等多維路徑,構建了較為(wei) 完善的資源供給保障體(ti) 係。2007年7月,日本政府推出保障稀有金屬供應穩定的措施,要求采取礦產(chan) 回收、替代礦產(chan) 研究、對外援助等措施確保資源安全,特別強調資源外交在獲取海外礦山項目中的重要性。此後,日本在2008至2009年間相繼頒布《資源確保方針(2008)》和《稀有金屬確保戰略(2009)》,將尋找海外資源、循環利用、替代品開發和儲(chu) 備確立為(wei) 政策支柱。

(三)資源外交的全球化精細布局階段(2010年至今)

麵對資源輸出國資源民族主義(yi) 抬頭的狀況,2010年以來日本強化了對戰略資源國的經濟和技術發展援助。2012年,《資源確保戰略》首次將關(guan) 鍵礦產(chan) 保障納入資源外交戰略,日本開始提倡利用多邊合作機製為(wei) 企業(ye) 參與(yu) 開發關(guan) 鍵礦產(chan) 提供政策支持。2014年,日本更新了1984年發布的關(guan) 鍵礦產(chan) 目錄,包括32種關(guan) 鍵礦產(chan) 和稀土族金屬。近年來,全球性關(guan) 鍵礦產(chan) 資源爭(zheng) 奪戰不斷升級,日本持續優(you) 化資源外交戰略。2020年3月,日本經濟產(chan) 業(ye) 省推出《新國際資源戰略》,強調製造電動車及清潔能源設備所需礦產(chan) 的供應安全問題,要求JOGMEC與(yu) 美、加、澳等關(guan) 鍵礦產(chan) 資源國深化合作。2023年6月,日本發布《麵向綠色轉型(GX)的資源外交指南》,資源外交戰略的總體(ti) 規劃圍繞綠色轉型展開。

二、日本綜合施策布局資源外交

日本通過深化與(yu) 澳大利亞(ya) 、加拿大等重要資源國的全產(chan) 業(ye) 鏈合作,加入“礦產(chan) 安全夥(huo) 伴關(guan) 係”等聯盟,主導深海礦產(chan) 規則製定,並通過G7及國際能源署推動關(guan) 鍵礦產(chan) 回收利用標準與(yu) 技術援助,構建多邊安全網絡,深化資源外交戰略,全麵保障資源供應安全與(yu) 可持續發展。

(一)強化同重要資源國在供應鏈各環節的合作。

日本根據四個(ge) 指標(潛在資源量、經濟性、出口穩定性和能源政策戰略意義(yi) ),選定澳大利亞(ya) 、加拿大等25國作為(wei) 潛在資源供給國,加強在供應鏈各環節與(yu) 資源國的合作。例如,日美宣布構建競爭(zheng) 力與(yu) 韌性夥(huo) 伴關(guan) 係,在2023年3月簽署《美日關(guan) 鍵礦產(chan) 協議》,推動鋰、鈷電動汽車相關(guan) 原材料的全產(chan) 業(ye) 鏈合作;與(yu) 加拿大、澳大利亞(ya) 等礦產(chan) 國構建垂直供應鏈體(ti) 係,涵蓋關(guan) 鍵礦產(chan) 勘探、開采、加工,以及建設蓄電池生產(chan) 工廠等全生命周期過程;推進同巴西、阿根廷、秘魯等資源國的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擴大關(guan) 鍵礦產(chan) 投資,推動供應鏈多元化。

(二)參與(yu) 構建多邊礦產(chan) 安全網絡。

礦產(chan) 安全化正加速新地緣政治聯盟的形成。2022年6月,日本加入美西方國家主導的“礦產(chan) 安全夥(huo) 伴關(guan) 係”,在信息共享、投資網絡、環境、社會(hui) 與(yu) 治理(ESG)標準和回收再利用等方麵展開合作。同年12月,日美等國組成“可持續關(guan) 鍵礦產(chan) 聯盟”,致力於(yu) 構建集礦產(chan) 開采、加工與(yu) 回收等為(wei) 一體(ti) 的關(guan) 鍵礦產(chan) 供應鏈。2023年4月,G7氣候、環境和能源部長會(hui) 議通過“關(guan) 鍵礦產(chan) 安全五點計劃”,要求對關(guan) 鍵礦產(chan) 的中長期供需作出合理預測;以負責任的方式推動關(guan) 鍵礦產(chan) 新礦山和供應鏈的開發,促進關(guan) 鍵礦產(chan) 的回收,推動關(guan) 鍵礦產(chan) 資源節約和替代技術創新,應對關(guan) 鍵礦產(chan) 短期供應中斷的風險。同年5月,美日印澳設立“四方投資者網絡”,旨在推動對尖端半導體(ti) 和關(guan) 鍵礦產(chan) 等領域的投資。

(三)主導深海礦產(chan) 資源規則的製定。

日本是全球深海采礦領域最活躍的國家之一。鑒於(yu) 該領域缺乏統一的國際規則,日本不僅(jin) 在國內(nei) 出台《深海海底采礦暫行措施法》《海洋基本法》等法案,還密切關(guan) 注國際深海開發動向,搜集其他國家礦產(chan) 開采立法信息。日本憑借其深海礦產(chan) 勘探開采技術優(you) 勢,掌握了大量海洋環境數據,並通過科學論證積極參與(yu) 海洋關(guan) 鍵礦產(chan) 相關(guan) 規則製定。日本海洋科技中心(JAMSTEC)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從(cong) 事海底資源研究的同時,還致力於(yu) 推動環境影響評價(jia) 標準的國際化。2024年,JAMSTEC與(yu) 國際海底管理局舉(ju) 行工作組會(hui) 議,就西北太平洋地區製定區域環境管理計劃進行討論,推動製定深海礦產(chan) 資源開發相關(guan) 規則。

圖片來源:攝圖網授權

(四)推進關(guan) 鍵礦產(chan) 節約與(yu) 回收利用技術國際合作。

在2023年G7峰會(hui) 上,日本主張在G7等多邊框架下,推動製定關(guan) 鍵礦產(chan) 回收利用的國際標準和規範,提升全球關(guan) 鍵礦產(chan) 回收利用水平。2023年9月,時任日本經濟產(chan) 業(ye) 大臣西村康稔在國際能源署(IEA)關(guan) 鍵礦產(chan) 與(yu) 清潔能源峰會(hui) 上,與(yu) 成員國及資源富集國代表共商確保能源轉型安全快速推進的政策措施,提議將關(guan) 鍵礦產(chan) 作為(wei) IEA未來工作的第二支柱,分享了日本在關(guan) 鍵礦產(chan) 領域的經驗,包括資源回收利用、替代技術研發以及協助資源富集國創造就業(ye) 機會(hui) 。同時,日本呼籲發達國家加大對發展中國家關(guan) 鍵礦產(chan) 回收利用能力建設的援助,並通過日元貸款、技術合作、礦山周邊基礎設施建設等方式,幫助印尼、泰國等國開展“城市礦山”計劃,回收利用廢舊電子產(chan) 品中的關(guan) 鍵礦產(chan) 。

三、日本開展資源外交對我國的啟示

第一,強化與(yu) 資源國的戰略合作。在有效防範對外投資風險的前提下,深化與(yu) 戰略支點國家、初級產(chan) 品供給關(guan) 鍵國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戰略合作,優(you) 化海外關(guan) 鍵礦產(chan) 資產(chan) 布局,主動融入全球礦業(ye) 治理。引導企業(ye) 構建多元化原料供應網絡,優(you) 先開發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亞(ya) 等重點區域的原材料供應來源。加強與(yu) 資源國政府的政策協調,降低對中資企業(ye) 的政策不確定性。依托世界貿易組織(WTO)、亞(ya) 太經合組織(APEC)等平台推動礦業(ye) 投資便利化,聯合資源國和需求國探討共建互利共贏的礦業(ye) 合作新機製。

第二,深化現有區域合作框架下的資源協作。中國應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及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等平台,建立專(zhuan) 門的資源合作機製。例如,推動中亞(ya) 國家(如哈薩克斯坦、烏(wu) 茲(zi) 別克斯坦)的關(guan) 鍵礦產(chan) 聯合勘探與(yu) 開發;推動在多邊框架下建立“關(guan) 鍵礦產(chan) 資源信息平台”,整合全球礦產(chan) 儲(chu) 量、供需動態及價(jia) 格趨勢數據,供成員國共享;在RCEP框架下推動成員國間的礦產(chan) 加工技術標準統一,降低區域內(nei) 資源貿易壁壘。這些舉(ju) 措可增強中國與(yu) 資源富集國的互信與(yu) 合作,保障關(guan) 鍵礦產(chan) 的穩定供應。

第三,增強在國際資源供應鏈中的話語權。推進關(guan) 鍵大宗商品期貨交易國際化,優(you) 化品種運行機製、服務體(ti) 係以及價(jia) 格功能,力爭(zheng) 為(wei) 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精準的期貨服務。擴大人民幣在礦產(chan) 品貿易中的結算範圍,製定並推廣權威的關(guan) 鍵能礦產(chan) 品價(jia) 格指數,促進行業(ye) 健康穩定發展。同時,積極參與(yu) 或主導多邊礦產(chan) 合作機製,支持企業(ye) 加入全球礦產(chan) 治理機製,擔任國際礦產(chan) 行業(ye) 組織重要職務,聯合製定規則標準,推動關(guan) 鍵礦產(chan) 的全球治理,提升我國在全球能源資源貿易中議價(jia) 定價(jia) 的話語權。

第四,推進關(guan) 鍵礦產(chan) 回收利用技術。以提升資源自主掌控能力為(wei) 核心目標,深挖供給潛力,拓展供給韌性和可持續性。加快油氣等資源先進開采技術開發應用,運用航空物探、地球化學、無人機三維建模和AI等黑科技強化地質勘探力度,推進新一輪找礦攻堅計劃,全麵提升海洋及礦產(chan) 資源開發利用與(yu) 生態保護協同發展水平。加強能源資源的回收利用,如全鏈條管理新能源動力電池回收,推進科技賦能溯源體(ti) 係。


上一篇:為(wei) 什麽(me) 鋰礦停產(chan) 成了漲價(jia) 的“引力波”?

下一篇:鋰礦巨頭贛鋒鋰業(ye) 聯手LAR整合阿根廷三大鋰鹽湖項目 4個(ge) 月前的控製權懸念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