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熱門新聞
  • >
  • 政策
  • >
  • 中國鎢碲等出口管製背後:這些金屬為何重要?關鍵礦產成博弈新“戰場”
中國鎢碲等出口管製背後:這些金屬為何重要?關鍵礦產成博弈新“戰場”
2025-02-06 09:10 來源:澎湃新聞 編輯:必威88官方网站

2月4日,中國商務部與(yu) 海關(guan) 總署聯合發布對鎢、碲、鉍、鉬、銦相關(guan) 物項實施出口管製的公告,對仲鎢酸銨等25種稀有金屬產(chan) 品及其技術實施出口管製。就最新出口管製的原因,商務部官網發布的公告中提到,“為(wei) 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yi) 務”。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繼2023年對、鍺、石墨,2024年對銻等實施管製後,中國在關(guan) 鍵資源領域的又一次重磅動作。

從(cong) 工業(ye) 基石到科技命脈

具體(ti) 來看,鎢作為(wei) “工業(ye) 牙齒”,其極高熔點(3422℃)和硬度使其成為(wei) 航空航天發動機、穿甲彈、核反應堆屏蔽材料的核心原料。此次出口管製的仲鎢酸銨、氧化鎢及高純度鎢合金,直接關(guan) 聯國防軍(jun) 工與(yu) 高端製造領域。

碲是一種稀散有色金屬,早期其應用比較局限,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碲作為(wei) 硫化劑用於(yu) 天然橡膠生產(chan) 。直至20世紀50年代後期,碲成為(wei) 一種具有工業(ye) 實用價(jia) 值的元素。碲及其化合物應用廣泛,近年來,碲化鎘(CdTe)是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關(guan) 鍵材料,其光電轉換效率可達22%。此外,碲在紅外探測器和半導體(ti) 襯底中的應用使其成為(wei) 新能源與(yu) 信息技術的重要支撐。

鉍則是全球公認的一種相對安全的“綠色”金屬元素。作為(wei) 一種重金屬,鉍的毒性非常低,也是一種密度較大的致密材料,且也是為(wei) 數不多的冷脹熱縮材料,鉍及其化合物還具有良好的光和光電響應等。因具有一係列優(you) 良特性,鉍被廣泛使用,近年來在催化、太陽能電池、3D打印、柔性穿戴、診療一體(ti) 化等高新技術領域的應用也逐漸嶄露頭角。例如,鍺酸鉍(BGO)晶體(ti) 是高端醫療CT設備和粒子探測器的核心部件,而三苯基鉍等化合物在有機合成催化劑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鉬是一種稀有金屬,作為(wei) 不可再生的重要戰略資源,鉬在自然條件下沒有金屬形態存在,主要以輝鉬礦的形式分布在自然界中。鉬以其獨特的性能廣泛應用於(yu) 鋼鐵冶金、農(nong) 用化肥、電氣化工和航天等領域。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鉬的應用領域已進一步拓展到超級合金、軍(jun) 工等領域,戰略性地位不斷提升。例如,高純度鉬粉是導彈發動機噴管、核燃料包殼等高溫部件的必需材料;鉬靶材是半導體(ti) 製造過程中的關(guan) 鍵材料之一。

銦,也被中國、歐盟、美國和日本等先後列為(wei) 關(guan) 鍵礦產(chan) 。當前,銦的終端產(chan) 品主要包括銦錫氧化物(ITO)靶材、光伏薄膜、電腦芯片、半導體(ti) 材料、焊料及合金等,其中ITO靶材的市場占比最大,可占全球銦消費量的70%。此外,目前尚不存在能夠在上述領域替代銦的其他金屬。因此,銦是當今世界第四次科技革命不可替代的原材料之一,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價(jia) 值。

上述這些金屬的共性在於(yu) ,它們(men) 既是傳(chuan) 統工業(ye) 升級的“潤滑劑”,又是新能源、半導體(ti) 、人工智能等新質生產(chan) 力的“催化劑”,其戰略地位堪比“21世紀的石油”。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對鎢等物項實施出口管製應詢答記者問時表示,對鎢等相關(guan) 物項實施出口管製是國際通行做法。中國作為(wei) 全球主要的鎢等相關(guan) 物項生產(chan) 國和出口國,長期以來,堅定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yi) 務,根據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需要,依法對特定相關(guan) 物項實施出口管製。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此次增列相關(guan) 物項,體(ti) 現了統籌發展和安全的管製理念,有利於(yu) 更好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有利於(yu) 更好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yi) 務,有利於(yu) 保障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出口符合相關(guan) 規定的,將予以許可。

全球產(chan) 業(ye) 鏈震蕩下的挑戰與(yu) 機遇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鎢、銦等戰略金屬生產(chan) 國,在上遊資源方麵具備掌控優(you) 勢。

例如,以鎢來看,中南大學冶金與(yu) 環境學院教授趙中偉(wei) 院士等人2019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即指出,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我國鎢冶金完成了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弱到強的轉變。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鎢提取冶金理論和技術不斷發展,在低品位複雜資源處理、生產(chan) 過程節能環保等方麵均取得了長足進步。

鎢在地殼中的含量較少,目前發現的鎢礦物有20餘(yu) 種,其中僅(jin) 黑鎢礦和白鎢礦具有冶煉價(jia) 值。世界鎢資源主要集中在中國、加拿大、美國和俄羅斯,其中中國是最主要的鎢儲(chu) 量國和生產(chan) 國。據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統計,2016年全球鎢儲(chu) 量310萬(wan) t,其中中國儲(chu) 量為(wei) 190萬(wan) t,占世界總儲(chu) 量的61%,且中國鎢產(chan) 量占全球的82%。

再比如銦,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chan) 資源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王登紅等人在2023年撰文指出,根據對全球已知的1512處含銦礦床估算,全球銦資源量超過35.6萬(wan) 噸。擁有較多銦資源的國家有中國、秘魯、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上述國家的銦儲(chu) 量占全球銦總儲(chu) 量80%以上。

其中,我國銦儲(chu) 量位居世界第一,同時也是全球的原生銦(直接源自原生礦的純度≥99.995%的精銦)最大生產(chan) 國和金屬銦最大出口國。已查明的銦資源量近2萬(wan) 噸,主要分布在雲(yun) 南、廣西、內(nei) 蒙古、湖南等19個(ge) 省(區)。

就此次鎢等相關(guan) 物項的出口管製,中信建投最新指出,全球政治、經濟局勢愈發動蕩,穩固高效的全球供應鏈體(ti) 係鬆動,全球化退潮趨勢已現,貿易保護主義(yi) 抬頭,關(guan) 稅等措施被實施的頻率上升,這一背景下,對稀缺資源的掌握變得重要,其中關(guan) 鍵戰略性礦產(chan) 資源已成為(wei) 各國博弈的新“戰場”。

2022年,來自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部礦產(chan) 勘查技術指導中心、中國地質大學等單位的22位專(zhuan) 家聯合發表了一篇綜合述評。該述評文章也指出,關(guan) 鍵礦產(chan) 是指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國家安全至關(guan) 重要,由於(yu) 供應短缺存在較大風險或者具有一定優(you) 勢對全球供應具有較強影響力的礦產(chan) 資源。當前國際貿易爭(zheng) 端由經濟領域、技術領域擴展到礦產(chan) 資源領域,世界局勢變化對中國礦產(chan) 資源安全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戰,也帶來了新的機遇。

在此前商務部、海關(guan) 總署發布《關(guan) 於(yu) 對镓、鍺相關(guan) 物項實施出口管製的公告》之際,王登紅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表示,“這隻是全球貿易中的正常行為(wei) ,不必過分解讀。”實際上,美歐日等國家也均有著各自的關(guan) 鍵礦產(chan) 清單。其同時建議,中國要繼續下好後手棋,以應對資源格局和貿易形勢的複雜化。


上一篇:巴西埃瑪稀土礦更新資源量

下一篇:國電電力2024年發電量超4500億(yi) 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