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高位調整不改上行趨勢
2025-10-20 11:12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編輯:必威88官方网站

 近期,銅市場呈現出“宏觀衝(chong) 擊與(yu) 基本麵韌性”並存的複雜態勢。10月10日,全球市場遭遇“黑色星期五”的劇烈震蕩。特朗普於(yu) 社交平台發表強硬言論,進一步加劇了貿易緊張局勢,引發美股三大指數暴跌。在此背景下,大宗商品市場受到拖累,當日,倫(lun) 銅期貨價(jia) 格衝(chong) 高後回落,不僅(jin) 回吐了前期漲幅,盤中振幅更是達到5%,最終收於(yu) 10374美元/噸,跌幅達3.73%。滬銅期貨主力合約在10月9日夜盤觸及88090元/噸的高點後,跟隨外盤走勢回落,至10月10日最低下探至82700元/噸,短短48小時內(nei) 高位回撤幅度達6.12%。

 從(cong) 宏觀層麵來看,自今年下半年起,全球地緣政治風險不斷攀升,進而推升了資源品的風險溢價(jia) 。與(yu) 此同時,國內(nei) 如《有色屬行業(ye) 穩增長工作方案》等政策持續發力,通過穩經濟、擴內(nei) 需以及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等舉(ju) 措,係統性地改善了產(chan) 業(ye) 鏈的景氣度,強化了市場對銅價(jia) 中長期走勢偏強的預期。

 近年來,隨著銅資源博弈日益緊張,全球銅產(chan) 業(ye) 鏈上遊資源的定價(jia) 權爭(zheng) 奪進入了新一輪博弈的關(guan) 鍵窗口期。當前,銅作為(wei) 全球戰略性礦業(ye) 資源的“風向標”,正處於(yu) 全球資源博弈的核心位置。

 今年以來,銅價(jia) 在高位劇烈震蕩,這不僅(jin) 是供需結構性錯配的直接反映,更深植於(yu) 地緣政治擾動、資本流動以及市場情緒共同驅動所形成的“周期表行情”特征中。值得注意的是,非洲、東(dong) 南亞(ya) 地區以及南美地區等關(guan) 鍵礦產(chan) 地罷工事件屢屢發生,且全球貿易戰風險升級,顯著加劇了市場對銅礦供應短缺的預期。

 從(cong) 銅市基本麵來看,全球銅市場整體(ti) 仍處於(yu) 結構性緊缺的格局之中,呈現出“供應收緊、需求韌性”的緊平衡態勢。全球銅礦供應擾動頻繁,進一步加劇了全球大型銅礦供應端的緊張局麵。近期,加拿大Teck Resources公司宣布下調兩(liang) 大銅礦2025年的產(chan) 量指引;智利Quebrada Blanca銅礦因尾礦壩工程的影響,產(chan) 量預期從(cong) 21萬(wan) ~23萬(wan) 噸下調至17萬(wan) ~19萬(wan) 噸;加拿大Highland Valley銅礦產(chan) 量預期也從(cong) 13.5萬(wan) ~15萬(wan) 噸降至12萬(wan) ~13萬(wan) 噸。

 全球大型銅礦的減產(chan) 消息與(yu) 我國自9月以來大型銅冶煉商大幅減產(chan) 的趨勢相契合。數據顯示,9月,我國電解銅產(chan) 量為(wei) 112.10萬(wan) 噸,環比下降4.31%。我國電解銅月度產(chan) 量降幅明顯,主要是因為(wei) 銅冶煉廠集中檢修以及陽極板供應緊張持續製約生產(chan) 。考慮到10月至少有6家銅冶煉廠將繼續展開檢修,預計影響我國銅粗煉產(chan) 能140萬(wan) 噸,最終導致相關(guan) 銅產(chan) 品減產(chan) 約4.73萬(wan) 噸,10月,我國電解銅產(chan) 量或進一步降至108.25萬(wan) 噸,銅供應端收縮趨勢愈發明顯。

 雖然10月全球電解銅庫存有所累積,但全球顯性庫存的絕對水平仍處於(yu) 曆史低位,且並未改變整體(ti) 的緊平衡格局。從(cong) 國內(nei) 市場來看,由於(yu) 10月是傳(chuan) 統銅消費旺季,再加上“十五五”規劃以及銅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政策的扶持刺激,預計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我國電網投資、新能源及家電等領域對銅的剛性需求將得到進一步支撐。

 當前,宏觀政策與(yu) 地緣經貿環境發生的巨變正在重塑大宗商品市場格局,市場焦點高度集中於(yu) 地緣博弈與(yu) 貿易關(guan) 稅的變化。全球宏觀秩序正處於(yu) 加速演變進程中,大國地緣競爭(zheng) 的激化嚴(yan) 重衝(chong) 擊了國際經貿關(guan) 係的穩定性,東(dong) 西方國家在產(chan) 業(ye) 鏈布局、價(jia) 值鏈分配與(yu) 供應鏈整合層麵的裂痕持續加深,傳(chuan) 統經貿秩序正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這一挑戰對包括銅、鋁、黃金、白等更多采用國際定價(jia) 機製的大宗商品產(chan) 生了全麵且深遠的影響,並且這種影響將持續向縱深發展。

 近年來,以銅為(wei) 首的大宗商品價(jia) 格呈現出高波動性,這種特征的形成,既源於(yu) 戰略資源金融屬性與(yu) 商品屬性的重新定價(jia) ,更是全球供應鏈安全成本上升、資本博弈加劇以及政策不可預測性共同作用的必然結果。

 從(cong) 更廣闊的視角來看,對比今年以來銅價(jia) 的整體(ti) 上漲態勢與(yu) 曆史情況可以發現,當前,銅市場呈現出3個(ge) 顯著特點:其一,供應端的擾動正從(cong) 短期因素向中長期結構化方向轉變,礦山老齡化、資源民族主義(yi) 等問題愈演愈烈;其二,政策托底效應更為(wei) 強勁,國內(nei) 如《有色金屬行業(ye) 穩增長工作方案》等政策為(wei) 需求端注入了韌性;其三,金融屬性進一步增強,在全球低利率環境下,全球資本對實物資產(chan) 的配置需求持續攀升。

 對我國銅產(chan) 業(ye) 鏈相關(guan) 的實體(ti) 企業(ye) 而言,在銅價(jia) 對周期性實體(ti) 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的衝(chong) 擊中,分化態勢顯著:一方麵,擁有自有礦源且產(chan) 業(ye) 鏈完整的龍頭企業(ye) 將最大程度地從(cong) 中獲益;另一方麵,依賴外購原料的加工企業(ye) 則麵臨(lin) 成本壓力。

 展望四季度,銅作為(wei) 能源轉型以及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進程中的關(guan) 鍵金屬,在供需緊平衡與(yu) 金融屬性強化雙輪驅動作用下,依舊具備戰略配置價(jia) 值。近期,銅價(jia) 呈現出較大波動性,這是宏觀政策、供需基本麵以及市場情緒等多重利多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共振的結果。

 短期內(nei) ,銅價(jia) 可能會(hui) 隨著宏觀風險偏好的變化而麵臨(lin) 高位技術性調整,其下方支撐位處於(yu) 83000元~85000元/噸區間。從(cong) 中長期來看,銅價(jia) 上行趨勢並未改變,預計滬銅主力合約的核心運行區間上方壓力在90000元/噸整數關(guan) 口附近。

 銅市整體(ti) 偏強的核心邏輯主要體(ti) 現在以下幾個(ge) 方麵:其一,銅礦供應瓶頸在短期內(nei) 難以得到快速緩解,在加工費談判的背景下,礦端的強勢格局得以延續;其二,電網投資、新能源等領域對銅的需求具有剛性特征,政策托底效應會(hui) 在消費淡季過後重新顯現出來;其三,在全球綠色轉型的大背景下,銅的戰略資源地位在持續提升。

 隨著四季度銅精礦長單談判的開啟,礦冶之間的博弈將進入關(guan) 鍵階段,或成為(wei) 推動銅價(jia) 上漲的重要催化劑。

上一篇:世界市長對話景德鎮:共探城市發展“破題之道”

下一篇:鞍鋼礦業(ye) 大孤山鐵礦露天采坑生態修複工程完成階段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