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問答列表
  • >
  • 六年級下學期練習一口語交際是“介紹家鄉”.求一篇邳州景點的導遊詞

六年級下學期練習一口語交際是“介紹家鄉”.求一篇邳州景點的導遊詞

匿名用戶 | 2017-05-23 08:07

全部答案

(共1個回答)
  •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來到艾山自然風景區觀光遊覽.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聞名遐邇的艾山九龍溝風景區.古人說:仁者愛山,智者樂水.走進自然,親近自然,不僅是古人的傳統,也是現代人的渴望.所以,今天就有請各位放鬆心情,隨我一起融入到艾山秀美的景色之中,感受別樣的山林情趣.
    艾山位於邳州北部鐵富鎮境內,地處蘇北魯南交界處,東臨沂河,西瀕京河大運河,310國道橫穿東西,邳蒼省道縱貫南北.景區總麵積20平方公裏.傳說因遠古時代遍山生艾且每60年出一次神艾而得名.山體呈東西走向,分南北二嶺,由大小九座山頭相連而成,因此古時又稱為"九頂艾華山".主峰位於群峰西南,海拔197.2米.
    艾山位居蘇北三大名山之列,與花果山、雲龍山同在310國道上.山奇水秀,林壑幽美,是邳州第一名山.古代有"國之巔,泰山也,邳之巔,艾山也"的說法.自古以來,艾山就是僧侶聚居、名人涉足和兵家必爭之地,更是人們尋幽攬勝、遊春賞景和消夏避暑的好去處.
    (漢闕山廣場)現在呈現在大家麵前的是漢闕山門廣場.它是艾山的標誌性建築.其中主體建築漢闕觀景台高18米,是蘇北魯南地區最高大的漢闕式仿古建築.內部結構分為三層,遊客可以逐層登臨台上,四季美景,盡收眼底.山門廣場總麵積一萬多平方米,每年的艾山桃花節、農民藝術節等活動都在這裏進行.大家看,觀景台西側的這幅巨型大理石貼麵標誌牌,上麵鐫刻著本地書法家題寫的"艾山洞石溝風景區"八個隸體大字,背麵是關於風景區的簡介.為什麽叫洞石溝呢?這是由它的地形地貌所決定的,艾山南北兩條山脈從西部聚攏,向東呈"八"字型逐漸展開,中間因此形成了一個麵積數平方公裏的大山凹.這裏溝壑縱橫、林木蔥蘢、峰巒疊翠、塹險澗幽,如同人間仙境.當地人就習慣稱它為洞石溝.後代文人墨客來到這裏,發現山凹間天然形成九道形態各異、連綿起伏數百米的巨大黃土壟脊,好似九條騰飛的巨龍,因此又給它取名"九龍溝".
    (艾王路)我們現在行走的這條路叫艾王路.這裏是古代艾王城的主要通道.全長大約兩公裏.我們可以想象古人騎著高頭大馬,由此路進山到達艾王城的情景.西麵有蓮花塘,東麵是萬畝桃園.春天,四麵八方的遊客趕來賞桃花美景,夏秋時節,可以現場采摘新鮮的桃、杏和蘋果.每年春節,周圍的百姓都有登山的風俗,這條路上更是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仙人湖)大家看到的這個湖叫做仙人湖.相傳古時候這裏是一個小湖泊,湖水清澈,湖麵風景優美.八仙路過這裏,被這裏宜人的湖光山色所吸引,乘興跳入湖中沐浴,"仙人湖"的名字因此得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在湖東築壩蓄水,初具規模,後來經過曆次開挖增容,現在湖區麵積已達35萬平方米,湖容量達80萬立方米.湖麵上這座單孔圓拱式的橋就叫仙人橋,如今,"仙人已乘黃鶴去,白雲千載空悠悠",不過大家不要為看不到神仙而遺憾,到仙人橋上走一走,乘遊船畫舫到湖心島上遊一遊,您一定會覺得不是神仙,勝似神仙.
    (艾王城遺址)從仙人湖水下延伸到北麵果園的區域,是古代艾王城的遺址.相傳艾王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與現在戴莊鎮境內的良王城遺址屬同一時代,為西周時期徐偃王的後代所建.據史書記載,周穆王六年,穆王命令徐族首領徐子誕以邳為基地建立徐國,並鑄了一個鼎,鼎上有銘文"艾".艾山即為徐國的鎮國之山.大家知道,艾作為一種中藥,可以療疾辟邪.先民以艾來為山命名,有著祈祥佑祉的意思.其實,艾這種植物身上還寄寓著美麗的愛情呢.《詩經》中有"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說的是有一位男子和一位女子,他們兩個人常常一起去山上采草藥,因為常常見麵男子覺得那女子很溫柔,女子覺得男子很體貼,都很喜歡對方.如果他們一天沒有見到麵,就會覺得好像分開了三年一樣,想念對方,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日三秋"這個成語的由來.
    西周至春秋時期,徐偃王管轄著徐泗一帶,在東夷諸國中勢力最為強大,偃王為人仁厚,深得民心,他曾經聯合淮夷等抗周,"百姓隨之者以萬數",後來,周穆王襲其不備,大破徐軍,殺掉徐偃王.周穆王除去心腹大患之後,為了爭取民心,采取了優待俘虜的政策,將偃王的後代子孫封為徐子.後來,由偃王之後的某代王子在艾山上建起了艾王城.徐國傳到第十一世孫章禹的時候,已經到了春秋末期,公元前512年,徐國最終被吳王闔閭所滅.民間傳說中,艾王收留了圖謀複國報仇的吳王僚的兒子慶忌,並把他藏在艾王城裏,因此遭到吳王闔閭的怨恨,闔閭於是決開山水衝毀艾王城.這就是《左傳》中所記載的"防山以水之,已卯滅徐".現在,我們從洞石溝的實際地形來看,溝內最大的那條土龍脊在上古時代極有可能就是一道攔蓄山水的天然土壩.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地方政府在擴挖仙人湖時,曾經挖出了大量的方磚大瓦以及部分青銅器和錢幣,出土了陶器、鹿角和獸骨等文物,還在半店村果園內發現了一處四麵用青石板砌成的地下通道,疑似古艾王城的下水道.可以說,這些遺存像一幅幅曆史畫卷,給我們展示了古艾王城的輝煌和文明.
    (鳳凰台)這座十多米高的黃土山丘叫鳳凰台,傳說因古代落過鳳凰而得名.其實,這裏是一處年代久遠的道教寺廟群遺址.相傳上古時代台上曾經建有黃帝廟,廟前碑文有軒轅帝時的相關記載.鳳凰台上曆代都建有道觀寺廟.清朝初年,這裏建有玉皇閣、玄帝廟,台下建有三大土廟和子孫堂.順治年間,這裏還鑄了一尊1600斤重的玄帝鐵像和一口一人多高的大鐵鍾,以及一個100多斤重的鐵磬,另外還特製了一麵大鼓懸架在殿堂上,晨鍾暮鼓在山林間響徹了200多年,直到解放初期,玉皇閣與奶奶廟一起被人為毀掉.
    大家看鳳凰台所處的位置,後有群山環抱,四周叢林密布,前麵是翠竹園、橡樹林和古柿林,再向南就是九龍澗和九龍脊,這裏不僅景色宜人,而且還是進入洞石溝腹地的必經之路,每年旅遊旺季,這裏也是遊人最多的地方.現在,台上的雕塑是黃石公授書張良的組雕以及十二生肖的群雕.那座具有漢代風格的建築是地方政府投資60萬元新建的艾山藝術館,用來舉辦各種民俗展覽和文體活動.
    (蛟龍碑亭)艾山這塊風水寶地,不僅養育了祖祖輩輩的艾山人,而且培育出了一代代英才.大家看這邊有兩座碑,碑上刻著蛟龍,因此叫做蛟龍碑,均為清朝皇帝禦賜.這第一塊碑是乾隆五十年,嘉慶皇帝的老師王希文之碑,碑高約四米.王希文1766年出生於邳州市連防鄉艾山後村,學識淵博,被乾隆皇帝請進宮做嘉慶太子的老師.太子曾經一度廢學擲書於地,希文嚴加訓斥,恰巧乾隆趕到,考問希文:"我兒讀書也做皇帝,不讀書也做皇帝,何必如此認真?"希文跪著回答:"臣聞讀書做堯舜之君,不讀書為桀紂之王".乾隆聽後,雙手將希文攙起,嚴斥太子,並下聖禦:"如教而不學,可嚴加懲戒".王希文於1841年去世之後,乾隆為其樹蛟龍碑,以褒獎王希文對嘉慶的培養之功.這第二塊碑是清朝武功大將張旺之碑,立於光緒九年.張旺是邳州連防鄉張莊村人,武藝高強,多次征戰有功,被封為武功大將軍,去世後,光緒皇帝為其親樹蛟龍碑,特別授給他"甘肅清河營都司紀勇巴圖魯"的稱號."巴圖魯"是滿族語,意思是勇士.大家看這兩座蛟龍碑的碑帽都是二龍戲珠,但是雕刻的筆法各有不同.王希文碑上的兩條龍,龍首顯得溫順端莊,龍身有鏤空之處,而張旺的碑雕刻手法則幹脆利落,由此可見,即便是禦賜的蛟龍碑也是文武有別.
    (九龍澗與九龍脊)這條彎彎曲曲的小溪叫做九龍澗.它源自艾山西山口南北兩山脈結合處,下遊流入仙人湖,全長約五華裏.九龍澗自西向東,蜿蜒曲折,順山勢而下,一路流經黑風口、黑風潭、跌水瀑、平澗橋、曲拱橋、三迭潭等幾處景點.大家沿澗賞遊,聽潺潺流水,聞鳥語花香,一路可見翠綠的竹林,挺拔的鬆柏,稀有的烏柏樹、百年老榕樹,以及野生的山棗、棠梨,可以說是一個天然的野生植物園.
    艾山素有"三奇"、"一絕"的景觀.三奇:一是山奇,山雖不算高,石也不算怪,但民間一直流傳"艾山出雲,不用問神"的說法.就是說每當下雨前的幾個小時,天空還是一片晴朗,艾山卻吞雲吐霧,環繞在半山腰,笼罩住山峰,它像是告訴人們大雨將至似的;二是水奇,洞石溝內的山泉,富含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甘甜可口,常年飲用有益於健康,延年益壽,是一種極具開發價值的天然礦泉水資源.我們已經依據這個優勢開發出了洞石山泉水以及九龍山泉水.三是洞奇,洞石溝內冬暖夏涼,夏天,溝內溫度比溝外溫度低3度以上.冬天,當溝外還是冰凍雪封的時候,溝內已冰融雪化,百草吐綠,非常奇妙;一絕,就是塹絕,洞石溝內自然形成的九道塹,像九條巨龍橫臥其中,在溝中形成九道長峰,峰險林茂,峰峰相通.大家看,這自東向西一字排開的九條南北走向的土壟山脊,就是艾山洞石溝最著名的自然景觀--九龍脊.九龍脊最奇特之處是雖處深山之中,卻不摻半點碎石.這些黃土高壟南端都與艾山山體相連,北端都延伸到九龍澗,每道土壟高十多米至而三十米不等,長幾百米,壟與壟之間形成一條條幽深曲折的峽穀.穀內內長滿了洋槐和各種天然雜樹,每年五月槐花盛開時節,花香襲人,沁人心脾,是最好的休閑之地.在九龍脊上行走,更是別有一番情趣,忽高忽低,險象環生,更適合於年輕人前來賞遊.
    關於九龍脊,還有著一段奇異的神話傳說.相傳,九龍脊中最高大的第三條龍脊在遠古時候是一條會生長的土龍.土龍頭南北尾,龍頭一直延伸到艾山半坡上,龍尾則一直連接到鳳凰台.它夜長昼歇,日有所進.據說如果能夠爬過艾山山梁再延伸到山南龍鴨河邊喝水,艾山周圍的百姓就會富庶一方.後來土龍長到半山腰,被南方來的一位風水先生破了元氣,從那以後不再生長,就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模樣.
    清朝詩人惠克端在《艾山雜詠》中這樣寫道:"十裏奇峰半裏平,一峰才過一峰迎.青山似繭將人裹,不信前頭有路行."寫出了艾山"山窮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致.而千百年來,依據艾山地形地貌,還流傳著許多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和曆史掌故.除了仙人湖之外,還有八仙聚會的"聚仙台",七仙洗澡的"七仙池",何仙姑沐浴的"仙姑池",三國謀士隱居的"徐庶洞".薛仁貴征東槍挑的"黑風口".
    (聚仙台)聚仙台位於艾山主峰東南山坡下一個半圓形的山洼裏,是一個平地突起的高台.高台三麵環山,南臨龍鴨河,被曆代名人方士視為風水寶地.民間傳說,八仙自蓬萊仙島去南海觀音處赴宴,路經此地,在台上停留多日,每天在聚仙台上飲酒下棋,到洞石溝內遊山玩水,因此得名聚仙台.
    (七仙池和仙姑池)七仙池和仙姑池位於仙人湖西南艾山南脈的北山坡上,天然形成於半山腰的石板坡上,兩池在同一等高線上相距一百多米.傳說中八仙白天在聚仙台聚會,晚間常來此沐浴.東邊供七位男仙沐浴的水池名為七仙池,西邊供女仙何仙姑沐浴的水池名為仙姑池.兩池周圍全是岩石,每塊岩石都平整如凳,可坐可臥,便於沐浴.池水常年不幹,水質甘甜清冽.既能美容,又可健身.曆代以來,當地民間少男少女常常來此沐浴,由此還成就了不少美滿姻緣和愛情故事呢.
    (徐庶洞)相傳三國時期,劉備的軍師徐庶被曹操騙去後,雖身在曹營,卻決意不為曹操獻上一謀.後來他設計離開曹營,四處隱匿,輾轉來到艾山,見這裏山深林密,景色秀美,就在洞石溝裏找了一個岩洞隱居下來,最後老死艾山,終不事曹,從而留下了"徐戍不離艾"的民間傳說.
    (黑風口)大家看,這邊是一處縱深十多米的斷崖絕壁,山石層疊,樹生崖壁,這就是有名的黑風口.相傳戰國時期,吳王僚被刺殺之後,他的兒子慶忌逃難到艾王城,每天在這個地方操練兵馬以圖報仇複國,後來慶忌被勇士要離刺殺,其冤魂不散,常在這裏旋起黑風,因而得名黑風口.此外,這裏還是唐代一處古戰場.相傳唐朝初年,異邦自東海入侵,唐太宗李世民禦駕東征,在此地被包圍,勇將薛礼救駕突圍,三槍挑斷山崖救出了唐王.傳說畢竟是傳說,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險峻景象的確出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歎為觀止.
    (奶奶廟)我們對麵的山峰就是艾山的主峰,山頂有奶奶廟遺址.奶奶廟興建於明朝正德、嘉靖年間,後來屢經戰亂屢次被毀,又幾度重修.清朝一品宰相劉庸,也就是劉羅鍋,曾來艾山祭祖並主持重修奶奶廟.廟址共有碑碣三座,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碑文還清晰可辨,上麵有"國之巔,泰山也,邳之巔,艾山也"以及"大明正德,嘉靖年興建"等碑文.文革期間,殘廟和碑碣被徹底毀壞.據史料記載,明清年間,奶奶廟每年正月十五逢廟會,方圓幾百裏內的善男信女、遊人香客都來艾山進香許願、遊春賞景,山上終日香霧繚繞,遊人如織.廟宇坍塌後,廟會也遷到了山南的古鎮邳城,這就是每年農曆正月十五的邳城春會.
    (華嚴寺)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座莊嚴古樸的廟宇是華嚴寺.艾山華嚴寺有著悠久的曆史.它始建於唐朝貞觀年間,規模宏大,是江北名寺之一.曆經風雨,多次修複.乾隆年間,嘉慶皇帝的老師王希文親自主持重修華嚴寺,並撰寫了《重修佛殿碑記》,碑文現在還清晰可辨.解放初期,寺廟坍塌.本世紀初,邳州佛教界恢複重建華嚴寺.寺內供奉著由緬甸佛教界贈送的巨型臥佛以及彩繪十八羅漢塑像.這尊臥佛是由整塊漢白玉雕刻而成,姿態優美,栩栩如生,在佛像中極為罕見.
    (望龍亭、艾王閣、聽鬆亭)站在寺前向東望,我們可以看到兩個亭台和一座樓閣.南邊的叫望龍亭.登上此亭向北俯視,七仙池就在腳下,九龍脊盡收眼底.舉目遠眺,山巒疊翠,仙湖波光,令人心曠神怡.因此是最好的登臨處.
    東麵那座樓閣是艾王閣,高12.8米,分三層.登臨艾王閣,東望可賞萬畝桃園美景,西望可觀座座青山秀色,南望俯瞰洞石溝全貌,北望可見村莊家園.站在閣上,更能引發仙境懷古的幽思.
    我們再看北麵長山的山頂,近處這座是聽鬆亭.顧名思義,就是在亭內可以聽見長山的鬆濤.登臨這座亭,我們更能領略清風明月入畫、晨鍾暮鼓繞梁的情境.
    艾山美景孕育出了靈秀的地方文化,這裏是龍鳳花鳥字之鄉,也是中國龍鳳花鳥字的發源地.可以把漢字寫出一片鳥語花香來,而且是出於普通山民之手,這就是艾山所賜予的智慧和靈氣吧.
    各位朋友,今天大家隨我一同遊覽了艾山的秀美山川、自然風貌以及各處人文古跡景點,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艾山的八位"仙人"和九條"龍"期待著您下次再來,謝謝大家!
    參考資料:劉學秀〈艾山洞石溝風景區旅遊宣傳冊〉
    匿名用戶 | 2017-05-23 08:07

相關問題

  • 1
    問: 育苗蛭石的介紹
    答: 育苗蛭石是矽酸鹽材料經高溫加熱膨脹後形成的層狀物質。其在加熱過程中水分迅速失去,並膨脹,膨脹後的體積相當於原來體積的8-20倍。從而使該物質增加了通氣孔隙和保水能力。詳情>>
  • 2
    問: 雲母紙的介紹
    答: 雲母紙是以碎雲母片(白雲母、金雲母、人工合成雲母)為原料,用化學製漿或水力機械製漿在圓網造紙機較慢的車速下抄成紙卷,再分切成卷筒紙或平板紙,它保持了天然雲母的多種優良特性,且厚度均勻、介電強度波動範圍小,在很多應用領域可詳情>>
  • 3
    問: 伊利石的介紹
    答:  伊利石是一種富鉀的2:1型二八麵體層狀鋁矽酸鹽雲母類粘土礦物。伊利石化學成分為K<1Al2[(Al,Si)Si3O10(OH)2·nH2O]。此外,由於伴生礦物和雜質的存在以及伊利石礦層間離子的交換特性詳情>>
  • 4
    問: 黑雲母花崗岩的介紹
    答: 黑雲母花崗岩屬於非金屬礦石,灰白色,花崗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礦物組成為必威88官方网站、長石、黑雲母、角閃石。副礦物有磁鐵礦、榍石、鋯石、磷灰石等。詳情>>
  • 5
    問: 重晶石礦的重晶石質量標準要求
    答: 重晶石的質量要求因應用領域或用途不同,一般是BaSO4的含量越高越好,SiO2、Fe2O3含量越低越好。詳情>>
  • 6
    問: 必威88官方网站、雲母和長石的區別求簡單回答關鍵是雲母不知道怎樣識別
    答: 純淨的必威88官方网站晶體無色透明,但常因含一些包裹體和微量元素而顯示不同的顏色,一般為乳白色、無色、灰色;玻璃光澤,斷口油脂光澤。比重:2.22~2.65;莫氏硬度:7.0。長石常見乳白色,但常因含有多種雜質而被染成黃、褐、淺紅、詳情>>
  • 7
    問: 霞石的礦石介紹
    答: 霞石,也叫脂光石,霞石的化學組成是NaK3[AlSiO4]4—KNa3[AlSiO4]4係列的中間產物,其中含KNa3[AlSiO4]4分子為5~20%,Fe3+則認為是置換四麵體的Al3+。常呈無色、白詳情>>
  • 8
    問: 鉀礦的介紹
    答: 鉀在地殼中的含量為2.47%,占第七位。可用來提取鉀鹽的礦物有鉀鹽礦(KCl)、光鹵石(KCl·MgCl2·6H2O)、雜鹵石(2CaSO4·K2SO4·2H2O)。分布極廣的天然矽酸鹽礦物中也含有鉀,在雲母、鉀長石等矽詳情>>
  • 9
    問: 鋰雲母的介紹
    答: 鋰雲母又稱“鱗雲母”,成分為KLi1.5Al1.5〔AlSi3O10〕(F,OH)2,含Li2O為1.23~5.90%,常含銣、銫等。單斜晶係。常呈細鱗片狀集合體。淡紫色,有時黃綠色。鋰雲母是最常見的鋰礦物,是提煉鋰的重詳情>>
  • 10
    問: 鋅礦的介紹
    答: https://www.jeremyelantrilling.com/kcxt/xinkuang.com 這是關於鋅礦的全麵介紹。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