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行政事業(ye) 性國有資產(chan) 總額達68.2萬(wan) 億(yi) 元,規模如此龐大的“蛋糕”如何管好、用好?黨(dang) 的二十屆四中全會(hui) 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五個(ge) 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推進全國行政事業(ye) 單位存量國有資產(chan) 盤活共享。
行政事業(ye) 性國有資產(chan) 是國有資產(chan) 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的物質基礎和重要保障。近期發布的《國務院關(guan) 於(yu) 2024年度國有資產(chan) 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末,中央行政事業(ye) 性國有資產(chan) 總額6.6萬(wan) 億(yi) 元,地方行政事業(ye) 性國有資產(chan) 總額61.6萬(wan) 億(yi) 元。近年來,一係列法規製度強化行政事業(ye) 單位國有資產(chan) 管理。也要看到,一些單位或地方還有資產(chan) 閑置浪費、低效運轉與(yu) 短缺並存的現象。也就是,一些地方的資產(chan) 在“沉睡”“吃灰”,一些地方又急需資產(chan) 而不得。
破解這一難題,不能僅(jin) 依靠做優(you) 增量,而要更多著眼盤活存量,提高國有資產(chan) 使用效益。下好行政事業(ye) 單位存量國有資產(chan) “一盤棋”,通過盤活、共享,實現資產(chan) 物盡其用,可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和資源配置效率,這也是黨(dang) 政機關(guan) 帶頭過緊日子的必然要求。對財政收支矛盾較突出的地區來說,更要嚴(yan) 控新增資產(chan) 配置,在盤活存量上下足功夫。
實現盤活共享,首先要全麵摸清“家底”,夯實管理基礎。房屋、土地、車輛、大型儀(yi) 器、辦公設備……行政事業(ye) 單位存量國有資產(chan) 規模大、分布廣、形態多樣,要實現高效盤活,必須有一本明白賬。2019年起,中央層麵首次亮出行政事業(ye) 性國有資產(chan) “家底”。由於(yu) 資產(chan) 處於(yu) 變動之中,各地要持續嚴(yan) 格準確清查、統計,不僅(jin) 要有總量數據,還要有多維度的結構性數據,加強數據分析,開展閑置低效資產(chan) 盤點工作,做好做實“賬本”,全麵掌握底數。
摸清“家底”,還要統籌“家底”,大力推動資產(chan) 盤活利用。各地結合本地實際,探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湖南省“內(nei) 部挖潛一批,增進民生福祉”“處置變現一批,提升盤活效益”“開放共享一批,加快資產(chan) 流動”“市場運營一批,增強資產(chan) 效能”“特許經營一批,激發投資活力”。要結合實際多措並舉(ju) ,通過優(you) 化在用資產(chan) 管理、加強調劑共享、探索集中運營等盤活方式,提高資產(chan) 使用和處置效益。
“盤活”不應僅(jin) 在單個(ge) 單位或地區進行,而要跨部門、跨級次、跨地區調劑共享,方能最大程度實現資源有效配置。2024年底,依托預算管理一體(ti) 化係統建立了全國行政事業(ye) 單位國有資產(chan) 調劑共享平台,已匯聚超過30萬(wan) 條資產(chan) 調劑共享和需求信息,並完成一係列資產(chan) 調劑。比如,中科院某研究所的部分科研儀(yi) 器,經過10多年的使用,已不能滿足科研需要,劃轉給需要該設備的地方高校,為(wei) 該高校節約資金280萬(wan) 元,有效支撐了相關(guan) 領域的科研工作。共享平台有效打破供需雙方信息壁壘,讓寶貴的國有資產(chan) 物盡其用,提升資產(chan) 盤活利用效率,提高資產(chan) 使用效益。利用好這一平台,信息登記、資產(chan) 匹配至關(guan) 重要,推動各級行政事業(ye) 單位將可盤活共享的資產(chan) 信息全部納入平台。在此基礎上,提高供需雙方信息精準度,實現資產(chan) 的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
盤活共享行政事業(ye) 單位存量國有資產(chan) 、提高國有資產(chan) 管理效益,不是權宜之計,而是一項長期政策。通過做優(you) 增量、盤活存量,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降低政府運行成本,把更多資金資源用在民生保障、科技創新等各項事業(ye) 發展上。




新手指南
我是買家
我是賣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