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一片狼藉、觸目驚心,最深開挖的地方達20餘(yu) 米,一個(ge) 個(ge) 光禿禿的深坑連在一起,遠遠看去像一道道傷(shang) 疤。”辦案檢察官回憶起現場時說道。
違法采礦的數量不僅(jin) 關(guan) 係到違法行為(wei) 的量刑輕重,還關(guan) 係到生態損失的計算和賠償(chang) 金額的確定。如果違法采礦者案發前銷毀了砂石稱重單、售賣記錄等證據,辦案機關(guan) 還能認定違法采礦的數量嗎?
日前,從(cong) 山東(dong) 省青島市黃島區檢察院獲悉,該院就辦理了這樣一起案件,並且找到了依靠技術“破局”的辦法。
據悉,2022年1月,某企業(ye) 負責人趙小飛(化名)因犯非法采礦罪被法院宣告緩刑。2023年6月,還在緩刑考驗期內(nei) 的趙小飛偶然發現,青島市黃島區某村山地有大量花崗岩類礦石,這不禁又讓他心癢難耐。
“這麽(me) 多礦產(chan) 資源,開采後不僅(jin) 可以用於(yu) 自家公司的工程項目,對外售賣還能大賺一筆。”在金錢利益的驅使下,趙小飛在未取得采礦許可證的情況下,雇用無資質的爆破人員進行破壞式開采,並將開采出的礦產(chan) 資源全部運出,用於(yu) 自家工程項目或對外售賣牟利。
同年8月,趙小飛雇用的“采石隊”進行爆破開采時,被公安機關(guan) 查獲。同年11月,該案移送至黃島區檢察院審查起訴。因趙小飛非法采礦行為(wei) 嚴(yan) 重破壞生態環境,可能侵害社會(hui) 公共利益,依托一體(ti) 化辦案機製,案件線索同時移送該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
“現場一片狼藉、觸目驚心,最深開挖的地方達20餘(yu) 米,一個(ge) 個(ge) 光禿禿的深坑連在一起,遠遠看去像一道道傷(shang) 疤。”辦案檢察官回憶起現場時說道。
由於(yu) 趙小飛在案發前已將砂石稱重單、售賣記錄等證據銷毀,造成非法開采礦產(chan) 資源的具體(ti) 數量無法確定,這也成為(wei) 檢察官全麵認定生態損害的最大難題。為(wei) 充分完善證據鏈條,該院成立了跨部門一體(ti) 化辦案團隊,聯合自然資源部門、相關(guan) 領域專(zhuan) 家先後4次奔赴非法采礦現場進行勘查。
勘查中發現,現場地貌發生明顯變化,形成了巨大坑體(ti) ,在聽取專(zhuan) 家意見後,辦案團隊結合案件情況,確定了通過測定采挖前後的高差來計算開采量的方案。方案確定後,一方麵,檢察官走訪自然資源部門調取2019年涉案地塊的測繪坐標圖;另一方麵,借助無人機形成了2024年采挖後的測繪圖。經委托專(zhuan) 業(ye) 機構測算,最終確定非法開采的礦產(chan) 資源量為(wei) 21萬(wan) 餘(yu) 立方米。
在充分完善證據鏈後,2024年4月、5月,黃島區檢察院先後對趙小飛提起公訴和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主張由趙小飛承擔生態功能損失、懲罰性賠償(chang) 和鑒定評估費用。
“整個(ge) 山頭被挖得連草都不長了,更別說種糧食了。”“山體(ti) 被挖得形成一個(ge) 大坑,平常都不敢靠近。”采挖區周邊群眾(zhong) 的不滿時時縈繞耳邊。對此,辦案團隊提出:“起訴不是目的,讓受損生態環境得以修複、讓老百姓重見青綠才是我們(men) 充分履職的追求。”
2024年6月,鑒於(yu) 趙小飛提交了修複生態功能申請且其公司具有修複能力,本著恢複性司法理念,辦案團隊聯合自然資源部門、地質修複和耕地保護領域專(zhuan) 家對修複措施進行專(zhuan) 業(ye) 會(hui) 審,最終確定了續坡回填、場地平整、種植土回填、補植複綠等修複方案。修複工作隨即啟動,經過3個(ge) 多月的修複工作,趙小飛等人按照方案要求完成了修複工作,並通過了相關(guan) 部門和評估鑒定機構的現場驗收。
綜合環境修複等實際情況,2024年9月,法院判處趙小飛有期徒刑二年十個(ge) 月,罰金16萬(wan) 元,沒收違法所得326.5萬(wan) 元;同時判令其承擔生態功能損失、懲罰性賠償(chang) 金、鑒定費用共計26.8萬(wan) 元,檢察機關(guan) 的訴訟請求均得到了法院判決(jue) 支持。
如今,在檢察機關(guan) 的持續跟蹤監督下,整片區域不僅(jin) 恢複了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基礎條件,更形成了穩定的生態循環係統,展現出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良好態勢。




新手指南
我是買家
我是賣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