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熱門新聞
  • >
  • 礦業
  • >
  • 山東海化23億元押注天然堿礦:從氨堿到天然堿的轉身,能否避開陷阱?
山東海化23億元押注天然堿礦:從氨堿到天然堿的轉身,能否避開陷阱?
2025-08-06 11:10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編輯:必威88官方网站

 8月5日晚間,山東(dong) 海化公告稱,將以23.2億(yi) 元自有資,通過增資掛牌摘牌方式,獲取中鹽(內(nei) 蒙古)堿業(ye)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鹽堿業(ye) ”)29%的股權。


 在建築用玻璃產(chan) 能大幅萎縮、光伏玻璃增速放緩的背景下,純堿消費市場明顯縮減,價(jia) 格大幅下滑。此時,合成堿巨頭山東(dong) 海化向天然堿的跨界猶如一次豪賭。


 作為(wei) 國內(nei) 純堿產(chan) 能前三的氨堿法龍頭企業(ye) ,山東(dong) 海化現有280萬(wan) 噸產(chan) 能,在成本與(yu) 環保雙重壓力下,這場跨界投資究竟是破局救贖,還是風險陷阱?


圖片

氨堿法優勢不再,山東海化23億元押注天然堿

 山東(dong) 海化的這一動作,發生在合成堿行業(ye) 逐漸式微的背景下——化學合成堿因成本高、環保壓力大等問題,產(chan) 能已顯過剩,而天然堿憑借低成本、工藝簡單等優(you) 勢漸成趨勢。


 作為(wei) 以合成堿(尤其是氨堿法)為(wei) 主的行業(ye) 參與(yu) 者,山東(dong) 海化的這次“跨界”背後,從(cong) 其自身財務狀況來看,其正麵臨(lin) 著較大的經營壓力。


 2024年,山東(dong) 海化實現營業(ye) 總收入約為(wei) 60.13億(yi) 元,同比下降29.50%;對應的歸母淨利潤約為(wei) 3921.67萬(wan) 元,同比下降幅度高達96.24%;歸母扣非淨利潤虧(kui) 損3776.35萬(wan) 元。




圖片



 2025年第一季度,山東(dong) 海化的經營情況依舊不容樂(le) 觀,實現營業(ye) 收入約為(wei) 10.24億(yi) 元,同比下滑44.46%;歸母淨利潤虧(kui) 損約為(wei) 6652.46萬(wan) 元,同比下降142.75%。




圖片



 財務數據的下降,顯示出山東(dong) 海化急需新的利潤增長點來扭轉業(ye) 績下滑的局麵。


 據了解,山東(dong) 海化長期深耕鹽化工產(chan) 業(ye) ,主導產(chan) 品為(wei) 純堿、燒堿等,其中純堿生產(chan) 長期依賴合成堿工藝。在合成堿的三種主要生產(chan) 工藝中,氨堿法是山東(dong) 海化的重要選擇之一,但該工藝需消耗大量原鹽、石灰石炭,生產(chan) 成本高,且“三廢”排放問題突出,在環保要求日益嚴(yan) 格的當下,競爭(zheng) 力持續下降。




圖片



 隨著合成堿行業(ye) 競爭(zheng) 加劇,山東(dong) 海化的發展麵臨(lin) 挑戰。而天然堿礦的開發被視為(wei) 破局的關(guan) 鍵——天然堿隻需經過水溶開采、蒸發結晶和煆燒脫水即可製成純堿,工藝簡單,成本遠低於(yu) 合成堿,且環保壓力小。


 《中國化工報》今年3月份的文章顯示,內(nei) 蒙古阿拉善塔木素天然堿礦的成功開發,已驗證了大型天然堿礦藏規模化開采的可行性和經濟性。


 公告顯示,此次山東(dong) 海化瞄準的通遼奈曼天然堿項目,礦產(chan) 資源豐(feng) 富:礦區麵積28.85平方公裏,礦物量達14.47億(yi) 噸,采礦權有效期30年,由中鹽堿業(ye) 以68.09億(yi) 元競得,並於(yu) 7月9日與(yu) 通遼市自然資源局簽署了《采礦權出讓合同》。


 值得注意的是,通遼奈曼天然堿項目預計總投資約為(wei) 261億(yi) 元,其中標的公司中鹽堿業(ye) 注冊(ce) 資本金80億(yi) 元,剩餘(yu) 181億(yi) 元由標的公司通過行項目貸款方式籌集。公司作為(wei) 股東(dong) 之一,實際出資23.2億(yi) 元用於(yu) 標的公司的注冊(ce) 資本。


股權博弈與(yu) 產(chan) 能博弈:中鹽係版圖中的資本角力


 根據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山東(dong) 海化持有的29%股權對應生產(chan) 期年均淨利潤約4.82億(yi) 元。


 僅(jin) 從(cong) 利潤數據來看,這對山東(dong) 海化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具有吸引力。


 從(cong) 依賴氨堿法等合成工藝,到跨界參股天然堿礦,山東(dong) 海化的轉型邏輯清晰:在合成堿退潮的趨勢下,通過布局天然堿,優(you) 化產(chan) 品結構,彌補現有產(chan) 品盈利下滑的缺口,實現“合成堿+天然堿”雙線發展。


 不過,此次合作中,股權結構的劃分暗藏博弈。增資完成後,中鹽內(nei) 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鹽化工”)將持有中鹽堿業(ye) 61%的股權,山東(dong) 海化持股29%,內(nei) 蒙古蒙鹽鹽業(ye) 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蒙鹽集團”)持股10%。


圖片


 記者注意到,中鹽化工作為(wei) 中鹽堿業(ye) 的原全資股東(dong) [中石油太湖(北京)投資有限公司退出後],在此次增資中占據主導地位,這意味著其對項目的決(jue) 策(如產(chan) 能規劃、經營策略等)將擁有更大話語權。


 從(cong) 資金投入看,山東(dong) 海化的23.2億(yi) 元分兩(liang) 期支付:第一期19.75億(yi) 元,需在2025年8月8日前支付;第二期3.45億(yi) 元,需在2025年9月25日前支付。中鹽化工和蒙鹽集團分別需投入48.8億(yi) 元和8億(yi) 元,三方資金將用於(yu) 中鹽堿業(ye) 的注冊(ce) 資本金(總注冊(ce) 資本80億(yi) 元),剩餘(yu) 項目資金由中鹽堿業(ye) 通過銀行項目貸款籌集。


 這種資金分配方式,既體(ti) 現了各方對項目的信心,也暗藏風險 —— 若任何一方未能按時支付出資款,將被視為(wei) 放棄股權投資權利。


 產(chan) 能博弈同樣關(guan) 鍵。通遼奈曼天然堿項目計劃建成500萬(wan) 噸純堿產(chan) 能,這一規模在行業(ye) 內(nei) 舉(ju) 足輕重。


 中鹽化工作為(wei) 持股超六成的大股東(dong) ,無疑會(hui) 將該產(chan) 能納入自身版圖,鞏固其在純堿行業(ye) 的地位;山東(dong) 海化則希望通過29%的股權分得產(chan) 能紅利,緩解自身合成堿業(ye) 務的壓力;蒙鹽集團雖持股比例低,但也能借助項目拓展業(ye) 務範圍。


 不過,山東(dong) 海化表示,該項目建成投產(chan) 後,憑借其顯著的成本優(you) 勢,預計將對行業(ye) 格局產(chan) 生較大影響,公司自身的現有純堿業(ye) 務也可能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衝(chong) 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作仍存在不確定性。山東(dong) 海化需通過產(chan) 權交易所掛牌程序摘牌才能最終獲得股權,摘牌結果尚未可知。此外,項目還麵臨(lin) 行政審批、投資收益不確定等風險,若未能順利推進,山東(dong) 海化23.2億(yi) 元的投資可能難以獲得預期回報。


 山東(dong) 海化的這場跨界投資,是應對合成堿退潮的必然選擇,但其能否在中鹽係主導的格局中實現 “救贖”,仍需時間檢驗。而這場圍繞天然堿礦的資本與(yu) 產(chan) 能博弈,也將持續影響著純堿行業(ye) 的未來走向。

上一篇:2024年我國主要再生有色金屬產(chan) 量達1915萬(wan) 噸

下一篇:美國債(zhai) 務危機將近?達裏奧“花式警告”:就像一艘駛向岩石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