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熱門新聞
  • >
  • 礦業
  • >
  • 新增礦產資源量價值超5000億元,山東亮出新一輪找礦“成績單”
新增礦產資源量價值超5000億元,山東亮出新一輪找礦“成績單”
2025-07-17 09:41 來源:大眾日報 編輯:必威88官方网站

7月16日下午,山東(dong)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邀請副省長溫暖、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相關(guan) 負責同誌和省自然資源廳主要負責同誌等介紹山東(dong) 深入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推動戰略性礦產(chan) 增儲(chu) 上產(chan) 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副省長溫暖介紹,礦產(chan) 資源是保障國民經濟安全平穩運行的“糧食”和“血液”。省委、省政府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hui) 精神,聚焦能源礦產(chan) 、大宗礦產(chan) 、戰略新興(xing) 礦產(chan) ,紮實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提前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十四五”找礦任務,取得了豐(feng) 碩成果。

一、牢記“國之大者”,凝聚找礦突破強大合力

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同誌召開座談會(hui) ,研究深化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意見措施,將其納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重要事項。自然資源部給予大力支持,2019年5月省政府與(yu)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今年6月雙方再次簽訂合作備忘錄,進一步深化部省融合,在基礎地質調查等10個(ge) 方麵加強合作。省自然資源廳、省發展改革委等9部門聯合印發《學習(xi)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山東(dong) 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重要回信精神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組織開展地礦六隊先進精神巡回宣講和專(zhuan) 題展覽。省自然資源廳、省財政廳等14部門出台《關(guan) 於(yu) 加強礦產(chan) 資源勘查開發促進礦業(ye) 綠色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持續加大財政資投入,鼓勵社會(hui) 資本積極參與(yu) ,“十四五”以來累計投入勘查資金44億(yi) 元。

二、立足資源稟賦,實現國內(nei) 戰略找礦新突破

山東(dong) 地處華北板塊與(yu) 揚子板塊相接地帶,地質演化曆史悠久,成礦地質條件優(you) 越。山東(dong) 圍繞膠東(dong) 金礦、魯西鐵礦等重點區域,設立25個(ge) 戰略性礦產(chan) 勘查專(zhuan) 項,持續推進精勘細查、攻深找盲,在新增資源量和新探明儲(chu) 量礦種上實現了“雙突破”。“十四五”以來,全省新增金資源量583噸,富鐵礦1.44億(yi) 噸,晶質石墨212萬(wan) 噸,金紅石型鈦37萬(wan) 噸,新增金、富鐵礦資源量均居全國第一位,稀土等其他戰略性礦產(chan) 均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初步估算,這些新增資源量價(jia) 值超過5000億(yi) 元,對增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具有重要支撐作用。萊州西嶺金礦成為(wei) 全國最大單體(ti) 金礦床、膠東(dong) 地區世界第三大金礦區地位進一步鞏固,齊河—禹城地區探明新一輪找礦行動以來全國首個(ge) 億(yi) 噸級富鐵礦,高青縣探明全國首個(ge) 億(yi) 噸級頁岩油田。首次探明鋰礦資源量,意味著國家確定的36種戰略性礦產(chan) 中,山東(dong) 已探明儲(chu) 量礦種達26種。

三、強化國際合作,拓展“走出去”找礦新空間

積極參與(yu) 共建“一帶一路”,發揮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作用,深化與(yu) 有關(guan) 國家在能源資源領域的投資合作,積極構建地質找礦新格局。省地礦局、省煤田地質局發揮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優(you) 勢,在亞(ya) 洲、非洲、澳洲的20多個(ge) 國家開展基礎地質調查、礦產(chan) 資源勘查等國際合作項目。山鋼集團、山東(dong) 黃金、山東(dong) 能源、招金集團等礦業(ye) 龍頭企業(ye) ,積極開展境外找礦項目。有關(guan) 地勘單位和省屬企業(ye) 積極參加絲(si) 路礦業(ye) 合作論壇、中國國際礦業(ye) 大會(hui) 、中國—東(dong) 盟礦業(ye) 合作論壇等國際會(hui) 議,加強技術交流合作,山東(dong) 礦業(ye) 影響力持續提升。

四、統籌利用保護,打造綠色勘查開發新模式

始終把“綠色山東(dong) 、生態山東(dong) ”作為(wei) 礦業(ye) 發展的主基調,在全國率先發布綠色勘查地方標準,開展綠色礦山建設攻堅行動,新建礦山一律按照綠色礦山標準建設,生產(chan) 礦山逐步提升改造,持續推進曆史廢棄礦山生態修複。“十四五”以來,完成曆史廢棄礦山生態修複15.3萬(wan) 畝(mu) 。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綠色礦山576家,其中國家級63家、省級464家,省級以上綠色礦山數量居全國首位,大、中、小型生產(chan) 礦山綠色礦山建成率分別達84.34%、81%、74.44%。

五、堅持創新驅動,塑強礦業(ye) 高質量發展新優(you) 勢

積極參與(yu) 深地國家科技重大專(zhuan) 項,加快技術攻關(guan) 和裝備研發,加強人才培養(yang) 和平台建設,突破了一批地質找礦關(guan) 鍵核心技術和基礎理論,科技創新已經成為(wei) 山東(dong) 礦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比如,加快推進“透視山東(dong) ”建設,在全國率先建成全省域地下三維地質模型,可以把地下1000米的地質結構、礦體(ti) 等肉眼看不到的信息,像地表建築物一樣直觀展示出來。再比如,省地科院深度參與(yu) 嫦娥五號、六號月壤樣品研究,刷新了月球演化的認知。全省現有李四光地質科學獎2人、泰山學者特聘專(zhuan) 家3人、自然資源部科技領軍(jun) 人員7人。23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科技獎。

下一步,省委、省政府將科學謀劃“十五五”礦產(chan) 資源增儲(chu) 上產(chan) 思路舉(ju) 措,大力培育礦業(ye) 領域新質生產(chan) 力,穩步提高礦產(chan) 資源節約與(yu) 綜合利用水平,持續增強戰略性礦產(chan) 資源保障能力,為(wei) 維護國家能源資源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上一篇:再生金屬驅動產(chan) 業(ye) 綠色轉型發展

下一篇:中國工程院院士:柴達木盆地已累計生產(chan) 鉀肥超1億(yi) 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