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杭州迎來年後第三次土拍,共出讓3宗宅地,平均溢價(jia) 率為(wei) 45.6%。開年以來,“京滬深杭”等多城土地市場出現明顯變化,頻現房企溢價(jia) 買(mai) 地現象。
2月份以來,上海4宗地、杭州3宗地均出現溢價(jia) ,其中多宗溢價(jia) 率超30%;蘇州工業(ye) 園區宅地競價(jia) 122輪,溢價(jia) 率達22%;鄭州土拍出現民營房企以溢價(jia) 率27%拍下某涉宅用地的情況……另據中指研究院統計,今年1月份,百強房企拿地總額為(wei) 1210.7億(yi) 元,同比增長41.4%,相較上年同期由負轉正。
在筆者看來,與(yu) 過去兩(liang) 年房企主動“縮表”、土地多以“底價(jia) 成交”甚至流拍的冷清局麵相比,當前市場出現積極變化,房企重燃拿地熱情,有三大新投資邏輯值得關(guan) 注。
第一,房企投資從(cong) 押注大盤轉向青睞中低總價(jia) 、確定性更強的“小而美”地塊,推動行業(ye) 向“品質化開發”轉型。在大開發時代,多地有造新城規劃,開發商通過勾地模式或者滾動開發模式投資百億(yi) 元大盤現象屢見不鮮。如今則完全不同,除極少數高總價(jia) 地塊外,低容積率且地段較好的中小規模宅地,更符合市場需求。
近期,上海、鄭州、蘇州等地拍出的高溢價(jia) 地塊亦多呈現“低總價(jia) 、低密度、確定性高”的特點,這類涉宅地塊具有規模適中、開發周期短、資金回籠快的“加分”優(you) 勢。
據CRIC(中國房產(chan) 信息集團)監測30個(ge) 重點城市待售地塊起拍總價(jia) 數據來看,截至2025年2月初,15億(yi) 元以下地塊占比上升,較2024年同期上升了21個(ge) 百分點。這一變化既契合當前房企對內(nei) 部拿地投資的風險管控邏輯,也為(wei) 建設高舒適度的“好房子”提供空間,供需雙向理性適配,反映出行業(ye) 從(cong) “規模擴張”向“質量升級”的積極轉向。
第二,房企拿地從(cong) “規模至上”轉向“算得過賬”,重構行業(ye) 利潤邏輯。與(yu) 上一輪周期中“不計成本衝(chong) 規模”式搶地不同,當前房企即便是溢價(jia) 拿地,也更強調財務安全和利潤空間。
當前,高能級城市核心地塊備受青睞,但三四線城市土地仍多以底價(jia) 成交。這背後有三大動因,一是房企對投資拿地整體(ti) 較為(wei) 謹慎,共識是押注核心城市“安全資產(chan) ”,即聚焦區域韌性更強的重點城市或者核心地塊投資,打“資產(chan) 保衛戰”;二是擠出更高利潤空間,比如現在某些房企拿地會(hui) 設置滿足淨利潤率5%以上、IRR(內(nei) 部收益率)15%以上的硬指標,以期項目結轉時有更好的利潤率,緩解上一個(ge) 周期毛利率較低的窘境;三是更注重“錯峰”逆周期拿地,當下行業(ye) 正處於(yu) 轉型期,核心城市地價(jia) 較2021年峰值已回調約15%,財務盤麵穩健的“三好生”將其視為(wei) “低成本擴儲(chu) 窗口期”,競爭(zheng) 對手較少,正是以相對較低成本加速“補倉(cang) ”的好時機。
第三,房地產(chan) 融資環境逐步改善,房企拿地資金池轉向“回補”,助推行業(ye) 修複信用。開年以來,多家房企已密集拋出發債(zhai) 計劃,多則有高達90億(yi) 元的公司債(zhai) ,少則有10億(yi) 元的中期票據。此外,民營房企融資也打開了新局麵。1月份,濱江集團、新希望地產(chan) 以及美的置業(ye) 等3家民營企業(ye) 總計發行29億(yi) 元信用債(zhai) 。
在國內(nei) 資本市場,相關(guan) 部門正加大力度用好房地產(chan) 各項融資工具“組合拳”,滿足各類房企不同環節、不同階段的合理融資需求。在海外美元債(zhai) 市場,亦有“破冰”之舉(ju) 。2月份,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城”)公告稱擬發行3.5億(yi) 美元債(zhai) ,這是其時隔三年再度發行美元債(zhai) 。從(cong) 整個(ge) 行業(ye) 來看,自2022年初房地產(chan) 市場進入深度調整後,內(nei) 資房企大規模發行無抵押美元債(zhai) 券極為(wei) 罕見。綠城此舉(ju) ,表明國際投資者對優(you) 質房企的信心有所回升。
國內(nei) 外融資環境持續得到改善,疊加樓市企穩複蘇,雙向增厚房企現金流蓄水池,緩解其流動性壓力,促使其有餘(yu) 力重回投資拿地通道,修複行業(ye) 信用。
展望未來,隨著政策效應的進一步釋放和市場信心的逐步恢複,房企的拿地力度有望繼續加大。但如何在拿地與(yu) 風險之間找到平衡,仍需企業(ye) 敬畏市場規律,理性投資,推動房地產(chan) 行業(ye) 走上健康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