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研究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價(jia) 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見稿)》(簡稱“修正草案”)7月24日向社會(hui) 公開征求意見。修正草案共10條,主要涉及完善政府定價(jia) 相關(guan) 內(nei) 容、進一步明確不正當價(jia) 格行為(wei) 認定標準、健全價(jia) 格違法行為(wei) 法律責任等三方麵內(nei) 容。
受訪專(zhuan) 家分析,修正草案增設了多條與(yu) “反內(nei) 卷”相關(guan) 的款項內(nei) 容,在法律層麵明確了“內(nei) 卷式”不正當價(jia) 格行為(wei) 類型,明晰了平台經濟、數字經濟領域的新型不正當價(jia) 格行為(wei) 的認定標準,對執法部門開展價(jia) 格監管、優(you) 化市場環境和競爭(zheng) 秩序具有現實意義(yi) 。
增設新的不正當價(jia) 格行為(wei) 類型
不正當價(jia) 格行為(wei) 會(hui) 損害消費者和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幹擾破壞正常價(jia) 格秩序,是價(jia) 格違法行為(wei) 的典型表現。修正草案進一步明確了不正當價(jia) 格行為(wei) 認定標準,完善了低價(jia) 傾(qing) 銷的認定標準,著力規範市場價(jia) 格秩序、治理“內(nei) 卷式”競爭(zheng) 。
對於(yu) 商品領域的價(jia) 格傾(qing) 銷,修正草案修改為(wei) :在依法降價(jia) 處理鮮活商品、季節性商品、積壓商品等商品或者有正當理由降價(jia) 提供服務外,為(wei) 了排擠競爭(zheng) 對手或者獨占市場,以低於(yu) 成本的價(jia) 格傾(qing) 銷,或者強製其他經營者按照其定價(jia) 規則以低於(yu) 成本的價(jia) 格傾(qing) 銷。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授、消費者保護法研究中心主任蘇號朋認為(wei) :“修改後的價(jia) 格法補充規定了兩(liang) 種不正當價(jia) 格行為(wei) 類型,並優(you) 化了原有規定內(nei) 容,從(cong) 而使該法對不正當價(jia) 格行為(wei) 的規定更為(wei) 科學、合理、嚴(yan) 謹。”
針對服務消費領域的價(jia) 格亂(luan) 象,修正草案將“分解服務項目、減少服務內(nei) 容”列為(wei) “變相提高或壓低價(jia) 格”的具體(ti) 表現方式,回應了近年來一些服務領域的經營者通過分解服務項目或者減少服務內(nei) 容等方式多收或者重複收取消費者費用的問題。
“隨著價(jia) 格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放開了絕大多數競爭(zheng) 性商品和服務價(jia) 格,政府定價(jia) 的範圍被大幅限縮,實行經營者自主定價(jia) 的領域持續拓展。在此背景下,進一步規範市場價(jia) 格行為(wei) ,保障公平交易,成為(wei) 價(jia) 格治理的重中之重。”廣西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價(jia) 格收費監管研究中心主任董篤篤說。
禁止“大數據殺熟”等不正當行為(wei)
隨著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業(ye) 態湧現,不正當價(jia) 格行為(wei) 有了很多新的表現形式,諸如“大數據殺熟”“算法歧視”等,超出了原價(jia) 格法既有條款文義(yi) 所能解釋的範圍。對此,修正草案給予了回應。
董篤篤表示,“大數據殺熟”表麵上是價(jia) 格歧視,對不同消費者實行不同價(jia) 格,實質上卻是過高定價(jia) ,運用大數據分析盡可能攫取更多消費者剩餘(yu) ,侵害消費者公平交易權,阻礙經營者與(yu) 消費者之間的交易。“修正草案將消費者納入價(jia) 格歧視製度的保護範圍。價(jia) 格主管部門可據此查處針對消費者的價(jia) 格歧視,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鼓勵消費者積極參與(yu) 市場交易,促進合理競爭(zheng) ”。
“隨著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5G、雲(yun) 計算、大數據應用越來越廣泛,許多經營者濫用新技術,利用其控製的數據和算法損害消費者和其他經營者的利益。針對這些新挑戰,反壟斷法、電子商務法等法律已經開始嚐試作出規製。”蘇號朋說。
此次修正草案也明確,經營者不得利用數據和算法、技術以及規則等從(cong) 事不正當價(jia) 格行為(wei) 。修正草案還禁止具有優(you) 勢地位的經營者實施強製捆綁、收取不合理費用、附加不合理條件等行為(wei) 。
強化監管措施和法律責任
明碼標價(jia) 是保障交易相對人知情權的重要製度,是維護公平交易的重要前提。修正草案加重了對違反明碼標價(jia) 行為(wei) 的處罰,最高罰款金額提高了10倍,同時在實行市場調節價(jia) 的領域增設成本調查製度。
原價(jia) 格法對經營者違反明碼標價(jia) 規定的行為(wei) 處罰為(wei) :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五千元以下的罰款。修正草案增加了係列規定:情節嚴(yan) 重的,可以並處五千元以上五萬(wan) 元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無法計算的,可以處以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yan) 重的,可以處以五千元以上五萬(wan) 元以下的罰款。
“修正草案不僅(jin) 將最高罰款金額提高了10倍,而且彌補了原規定的疏漏,對‘經營者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無法計算’時的處罰進行了補充規定,大大提高了對違法經營者的威懾力。”蘇號朋說。
中國計量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張明表示,修正草案強化了執法部門進行價(jia) 格監督檢查時的職權,提高了違法經營者的違法成本,重點回應了汽車、光伏等行業(ye) 中普遍存在的不正當價(jia) 格行為(wei) ,如捆綁銷售、低價(jia) 競爭(zheng) 等,有助於(yu) 推動改變汽車、光伏等行業(ye) 長期以來以“價(jia) 格戰”搶市場的市場策略。
“修正草案優(you) 化了價(jia) 格法與(yu) 反不正當競爭(zheng) 法等相關(guan) 法律法規的協同,為(wei) 後續係統性推進‘反內(nei) 卷’整治提供了法律保障。對於(yu) 維護市場競爭(zheng) 秩序、保護消費者利益具有積極意義(yi) 。”張明說。




新手指南
我是買家
我是賣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