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新發現大型礦冶遺址群 年代跨越東周和宋代
2025-07-17 10: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必威88官方网站

記者16日從(cong) 湖北省文旅廳獲悉,湖北蘄春縣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以下簡稱“四普”)中取得進展,新發現大型礦冶遺址群,為(wei) 研究湖北地區古代冶鐵技術發展史,長江中遊地區古代冶鐵工藝技術演進、生產(chan) 組織模式等提供了關(guan) 鍵性實證材料。

2025年5月至7月,蘄春縣“四普”普查隊聯合武漢大學在該縣開展係統性考古調查工作。調查隊在赤東(dong) 湖沿岸新發現31處古代礦冶遺址,構成總麵積逾40萬(wan) 平方米的大型礦冶遺址群。經實地調查,赤東(dong) 湖礦冶遺址群呈現分布密集、遺存豐(feng) 富的特征。

湖北新發現大型礦冶遺址群,發現保存較為(wei) 完好的冶煉爐基等重要遺跡。魯洋 攝

湖北省四普“鄂東(dong) 南礦冶遺址調查”項目負責人、武漢大學曆史學院副教授李洋介紹,此次係統調查采集到包括陶片、瓷片、石器、陶範、爐渣、礦石等在內(nei) 的大量礦冶遺物,並發現保存較為(wei) 完好的冶煉爐基等重要遺跡。初步研究表明,該遺址群主要與(yu) 古代冶鐵活動密切相關(guan) ,其使用年代跨越東(dong) 周和宋代兩(liang) 個(ge) 重要曆史時期。

“遺址中發現的東(dong) 周和宋代冶鐵遺存,體(ti) 現了湖北地區冶鐵技術千年傳(chuan) 承的連續性,為(wei) 厘清長江中遊地區冶鐵技術的發展脈絡提供了典型案例。”李洋說。

李洋表示,該處礦冶遺址群的考古發現,證實鄂東(dong) 南地區在東(dong) 周時期就已發展成為(wei) 重要的區域冶鐵中心,豐(feng) 富了學界對該地區早期礦冶工業(ye) 體(ti) 係的認識。同時,保存較完整的遺址群布局和豐(feng) 富的古代冶鐵遺存,完善了湖北礦冶考古研究體(ti) 係。


上一篇:西南油氣田川中油氣礦“天然氣+”多元發展

下一篇:聚焦深海采礦和新型能源體(ti) 係 中國科協年會(hui) 分別舉(ju) 辦專(zhuan) 題論壇